克劳迪娜·努加雷、艾米利-康坦和夏尔-安托万·德巴东在阿帕努斯乡间的路上,法国阿韦龙省(一九八九年)
拉古特杜弗莱纳,塞尔旺斯,法国上索恩省(2007年)
科梅尔西,法国默兹省(2004年)
雷蒙·普利瓦,维拉莱,法国洛泽尔省(二〇〇七年)
贝达里约,法国埃罗省(2007年)
玛德莱娜·拉孔布,欧巴斯,法国多尔多涅省(1987年)
艾米利-康坦和夏尔-安托万·德巴东,考贝尔,塞尔农河畔圣厄拉利,法国阿韦龙省(一九九二年)
布雷斯平原(1984年)
维拉莱,蓬德蒙维尔,法国洛泽尔省(1993年)
马塞尔·普里瓦,维拉莱,法国洛泽尔省(二〇〇七年) 本版图片©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张生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摄影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看来,德巴东对生活在乡村场景中的那些从事劳动的人有着一种诗意的认识。人如何用平静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岁月,或许是观看者能从中汲取到的一种力量。 ——编者
关注乡村生活的场景
法国当代摄影师和电影导演雷蒙·德巴东已年届八十高龄,但“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摄影展却让人看到这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摄影家在其盛年时所拍摄的与人们习见的法国风格不同的影像。
摄影展上,既有黑白的《家庭》(1989—1993),《乡村》(1990—2018),也有彩色的《加雷农场》(1984),《法国》(2004—2010),《农民的土地》(2005—2007)等。在这几组色彩不同的照片中,虽有着不同的命名,却有着共同的主题:对乡村场景的关注。《家庭》系列突出的是人与乡村,尤其是孩子与乡村的关系。生活在乡村中的孩子的“小”和寂寞的乡村小道与其所置身的辽阔的天空,巨大的草垛,长满草的山坡构成一种张力,显得分外惹眼,让人重思人的生命的展开与大地的关系。孩子虽小,却是希望、是未来,他们的成长变化与乡村的生成有近乎血缘的联系。
《乡村》系列展现的孤寂乡村生活的场景,常给人“静中有动”的感觉,无论是村舍路上的一只鸡,还是静立在山坡上的人,都有一种深深的静寂。这只孤独的鸡和那个孤独的人的存在使乡村生活的孤寂更直观。当然,不仅黑白照片所表现的乡村生活场景具有如此的情调,德巴东同样以乡村生活为场景的彩色照片《加雷农场》系列也给人一种孤寂之感,尽管德巴东曾说过这是他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选择彩色摄影的原因对我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农场院子里停着我哥哥的拖拉机,一辆红色的麦赛福格森。我不可能用黑白照片来拍它,这么现代化的农机必须用彩色来拍摄”。但其色彩的鲜艳和温暖与照片给人带来的静寂的气氛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不管是空无一人的麦田,还是有着电视机的室内,卧室,厨房,以及沉默地停在地里的拖拉机,郊区的道路边孤零零的二层小楼,都有一种单纯的物的静寂。这种静寂给人的刺激,让人得以在领会五彩缤纷的现代生活背后的寂寞与孤寂的同时,重返内心的静谧。
德巴东对生活在乡村场景中那些从事劳动的人有诗意的认识,他认为这些在荒凉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努力耕作的人,都是有智慧、有哲理和勇敢的人,而且认为这些勤勉的农人早已知道,迎接他们的将是农耕生活的衰退和自己生命不可挽回的消逝。或许正因为如此,他镜头下的乡村人物有很多都是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而从他们的身上所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情感的感染力,就是一种劳碌多年后的宁静或心平气和。这些老人或单手倚着桌子打盹,或弯腰站在倾颓的农舍前等,他们都有一种劳动过后的放松和平静。这些老人不管是劳动后带有一丝疲惫的小憩,还是随意地站在陌生照相机镜头前,都有着对于岁月和生活的平静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他们的姿态自然地成为乡村生活最本质的精神显影。
观看“刺点”具有的力量
通过他的照相机镜头,人们看到的是法国冷色调的乡村和郊区,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动人场景。同时也让人看到,时间的流逝所带来的那种对于经图像“净化”后的法国乡村生活所呈现出的宁静的情绪。而这种带有一丝忧郁的乡村情绪的把握,自然与德巴东本人的经历有关,他曾说,自己可能是法国摄影圈里唯一从小在乡村农场里长大的摄影师,也许,正是这种难忘的乡村经历给他镜头下的乡村生活带来了一种独有的气质。
对于德巴东这一主题照片的深入“观看”,或许借用罗兰·巴特在讨论摄影的《明室》中的一些“看法”,会让人“别具只眼”。巴特指出正因为照片里“刺点”的存在,使照片由传递单一信息的一元性的“平面”变成了二元性的复合影像,成了艺术性的摄影。而他所谓的“刺点”,就是照片中总有些让人觉得突兀或平时人们忽视的地方,或者因我们对这样的“点”早已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但好的照片可以使这样的“点”脱颖而出,像根“刺”一样让人“如芒在目”,使照片具有了穿透性。巴特还认为这样的“刺点”具有扩展的力量,可以将人从照片的“表象”往更深更广的境界引申,让人们“观看”到的东西变得更多也更“远”。而德巴东这次摄影展中的众多作品就让人感到这种“刺点”的存在。
拍摄有强烈的绘画性
当然,德巴东的这些照片所呈现出的“影像”之所以“耐看”,不仅仅是他通过巴特所说的“刺点”的设置来让其得以从乡村生活中涌现出更多的意蕴,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乡村场景的整体拍摄有强烈的绘画性的重构,这使他的这些照片具有我们所说的“诗情画意”。他相机镜头下看到的固然是他眼里关于乡村以及人物的照片,但在镜头后,还有一个更后面的隐含的“滤镜”,这就是如画的“形式”。他的多幅作品都让人想到梵高的绘画风格。只不过与梵高不同的是,他不是通过颜料和线条作画,而是通过镜头下的风景人物的影像来“作画”。如《乡村》与《农民的土地》中有很多照片都让人想起梵高画作的场景和人物,如麦田、唐基老爹、加歇医生、房屋等。
正是这种如画性,使德巴东的摄影不仅仅只是一些单纯的摄影,而是在薄薄的相片后显现出超越摄影艺术的“厚度”。罗兰·巴特虽然不承认摄影的艺术性与绘画有关,认为摄影是通过其所具有的戏剧性与艺术发生关系,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摄影也曾被绘画的幽灵所纠缠,也因此,绘画成为摄影根本的参照物。德巴东的这些照片,虽然也有戏剧性,但是更多的是对摄影绘画性的回归。
德巴东镜头下的法国乡村和郊区的场景,只是一种真实世界的影像的存留物,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显影。但是,就像诗比历史更长久一样,也许,这些照片也将比它在真实世界的投影更长久。
展讯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摄影展即日起至7月2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花园港路200号近苗江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