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盈利困局 您了解信托的真正意义吗? 再聊核聚变的美好愿景 新高新低——罕见的股市现象
第14版:新民财经 2023-05-13

新高新低——罕见的股市现象

本周是年报全部公布完毕后的第一周交易,市场依然呈现跷跷板现象,主要表现为上证指数创出今年新高之后的快速回调,相反深市的创业板指数创出今年新低之后出现反弹。在一个交易周中,沪深两市的两个最具代表性指数,同时出现年内新高和新低,这在中国股市中还是罕见的。

本周市场显现如下几个特征:

其一,本周有一个看点,就是沪深市场的日成交量开始接近。近几年来,深市与沪市的成交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就每日成交量来看,沪深市场基本上维持在4比6的水平,如果日成交1万亿,沪市4000亿元,深市6000亿元。而本周三,出现了近五年来第一次沪市超过深市的现象,沪市成交6191亿元,深市成交6026亿元。接下来行情的演变,中字头股票以及“中特估”板块有没有行情,成交量最能说明问题。

其二,上证指数本周创出今年新高,上摸到3418点后,受金融股获利回吐的影响,上证指数快速出现了100多点的跌幅。而创业板指数创出了今年新低,下探至2228点,但触底反弹的力度不大。这两种反差极大的走势,可以看出主力的重心还是在沪市主板上,从K线形态上看,如果上证指数在60天均线3293点站稳,那以此点为起跳点,就可能形成一个W底的形态,这取决于“中特估”板块能否产生第二波行情,而这又取决于主力资金的动向。

其三,股市的这种板块轮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比如说,市场热点时聚时散,但从长远来看,股票自身的估值说到底还是市场重要的基础,像大盘银行股,长期以来被市场当作“乌龟”那样趴着,因为盘大炒不动,都知道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每年的分红可以跑赢同样时段的银行利率,甚至于跑赢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但以做短线为目的的市场操作者,没有这样的耐心将资金耗在里面。股市有句老话:横过来多长、竖起来多高,近期大盘银行股的走势证明了这点。在操作上就是三年不涨、一涨吃三年,像中国银行这样的股票,几天之内20%的涨幅,三年前将钱存中国银行不如将钱买中国银行的股票放三年,收益远超过三年期存单的利息。

当下股市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以在这个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建立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耗得起的资金,完全可以去选择类似“中特估”这样的品种,与市场真正意义的大主力机构共舞,寻求超出银行利率的投资品种。而喜欢短线博弈的可以跟着热门品种、热点赛道去冲浪,不断地止盈止损挣差价,而这种短线,以新股和次新股为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一家刚融到资的公司,大股东们都踌躇满志,都想在资本市场上大展宏图,无论从经营上还是资本运作上都会很积极,手中有钱也有底气做大做强,其股价走势比较活跃,股价弹性也大,跟着这种公司做一把的机会也就较大。

应健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