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俊明
乌饭这一种传统特色美食,主要为乌饭树叶(又名南烛叶)的汁液浸泡烹饪所成。每年春天吃乌米饭,阿娘总会讲那段动人的乌饭故事。咱眨巴着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听得入神入情入心。
有位叫目莲的少年,他母亲被关在地狱,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去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恶鬼狱卒抢吃一空。为了能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饭,目莲用这种叶汁乌黑树叶蒸米饭,做成乌黑色的米饭送给母亲,狱卒就不会吃掉。经过染色后“白米饭成为乌米饭”,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饱饭,他也最终救母脱离苦海。为了传承目莲的一片孝心,民间流传吃乌饭的习俗。由此,乌米饭又名“报恩饭”。
每每吃着乌米饭,总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看母亲做乌米饭的情形。母亲把采回来的乌饭叶子漂洗干净放进石臼里,举着舂米榔头将它们捣碎,取出后用纱布包好挤压取汁,将糯米浸泡在汁液中,经过一天一夜后白米就会变成胖乎乎的乌米了。用乌米蒸煮出来的乌米饭,饭粒乌黑透亮,香味扑鼻,嚼上一口,米粒不粘齿,特别爽口。
老家母亲做的乌米饭有三种做法、吃法,让人难忘。蒸煮出锅的乌米饭,以绵白糖或白砂糖作伴,香甜入心,甜而不腻,糯而不僵,回香悠悠。这是一吃。
乌白泡饭,别有特色。阿娘做的乌米饭常常比别人家的干硬透亮。她的做法是控制加水,基本是靠着米吸收乌饭树叶的汁液蒸煮成饭的。干硬的乌饭,为第二种美食搭好了“硬骨头架”。阿娘将部分乌饭掺和进白米饭中,放锅中“汆”成泡饭,舀进白瓷碗中,看上去黑白泾渭分明,格外生趣好看,并且爽滑上口,谓之“乌白泡饭”,每年乌饭季中,我家要持续好几顿这样的看家美食。这是第二吃。
这美食第三吃就是乌饭锅巴。用土灶头大铁锅煮熟乌米饭,熄火时,阿娘会有意再添加少许柴草,目的是加烤一下锅底内壁中的锅巴。乌饭锅巴香脆,韵味入心入脑。乌饭锅巴,深受一大家子的喜爱,更是消食健胃的“宝贝饭”。小孩儿受凉或消化不佳,往往会给他煮上一碗喷喷香的“乌饭锅巴粥”,汤汁米粒齐下,孩儿爱吃,健脾养胃,有助于消食。劳动者往往最聪慧,阿娘还经常巧用乌饭树叶,因为它有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等功用。唐代“药王”孙思邈在他的方书里说:“南烛煎,益髭发、即容颜,兼补暖,又治一切风疾,久服轻身明目,黑发驻颜。”足见这乌饭树叶养容驻颜,且能治风疾,早为民所用。
又是一年乌饭季。如今,各家根据喜好,还在饭里加上些红枣和核桃,红枣补肾补脑,核桃健脾补血,乌米饭的吃法与功能又“添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