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玲珑别致小酒台 仿生瓷·白鼠印泥缸 案头梅花暗香来 “姑婆小曼应笑慰”
第14版:民间收藏 2023-05-20

“姑婆小曼应笑慰”

陆小曼像

乐震文补画陆小曼的《松鹿图》(左)和《夏居图》(右)

◆恽甫铭

邱权有个心愿——约请高手完成姑婆陆小曼的未完稿。可惜苦苦寻觅,却找不到合适的画家。前年,经过朵云轩好友的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上海中国画院的著名画师乐震文来续稿。乐震文在《禄在其中》的题款中说:“禄在其中,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陆小曼此题材实是罕见,然未成。今欣然补就矣!”其实,陆、乐、鹿三字,在沪语中三字谐音,皆为缘分。——编者

陆小曼多才多艺,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在绘画领域,她师从刘海粟、贺天健、陈半丁等大家,造诣颇深,尤擅山水画。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由于体弱多病,陆小曼的作品数量不多,《仿董其昌山水手卷》《干部劳动热情高》《子美诗意图》(4幅)等精品分别被浙江省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和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收藏。在春风吹拂的一天,笔者应约来到陪伴陆小曼走过生命中最后16年的嫡外甥邱权府上,再次走进陆小曼的艺术世界。

这些历劫幸存的书画文稿,有的纸脆色褪,有的已被虫蛀,有的留有污渍,看了着实心疼。抚摸残破立轴、单幅作品、缺损扇面和册页,观看陆小曼在练习簿上用钢笔写下的文章手稿,眼前常会闪现出陆小曼和她的师友们的面容。

多年来不时有人提出愿出巨资收购这批画稿,但邱权毫不心动,他说:“不能做对不起姑婆、对不起母亲的事”。2020年秋天,在上海市静安区政府、上海市文史馆、上海中国画院的关怀下,这批珍贵文献终于以展览会的形式重见天日,与公众见面,《蔓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一书也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邱权对这批作品中的《松鹿图》情有独钟,因为他目睹了陆小曼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他说:“这幅水墨画苍松坚挺,小鹿安逸,意境和谐宁静,笔墨豪放与技法细腻相得益彰,是姑婆画作中罕见的精品。”

他回忆少年时,姑婆作画或写书法时,常由他在旁边磨墨,为她擦汗、摇扇。记得这幅画是1963年夏末秋初画的,那时邱权正上初二。看她画完苍松树干后,就靠在椅子上,脸色苍白,汗出如浆,不断喘息。少顷,她嘱邱权拿烟,帮她点燃后,没抽几口就咳嗽不止。邱权很少见她作画后如此疲惫。到了下一个周末再去时,陆小曼正全神贯注地勾勒那几只活泼可爱的梅花鹿。落笔休息时,邱权问她应该是羊吃草,怎么画的是梅花鹿呢?陆小曼说她姓陆,陆与鹿同音,喻含快乐之意。陆小曼仰靠在沙发上,邱权拿来靠垫与脚凳。陆小曼闭目凝思,示意他噤声,不要打扰她的思绪。此画墨稿初成后,陆小曼接到工作任务,于是搁置。由于过度操劳,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住进了华东医院。出院回家后再没见她在画桌上进行创作。母亲告诉邱权,陆小曼本想用这两件作品向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献礼,但直到临终也没能完成,成为终生遗憾。

陆小曼的画作里动物不多,在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品里,有牧童骑的牛、农民养的猪……往往寥寥数笔一挥而就,但这次画鹿却精雕细琢。另外,在她的山水画中,有遒劲的苍松,有俏丽的杨柳,但很少有充满阳刚之气的挺拔松干。邱权反复琢磨,猜测其中原因,一是她希望画艺有所突破;二是隐喻自己是那些梅花鹿,在党和政府的大树庇佑下,幸福快乐地生活。

只可叹陆小曼心愿未了身先逝。如今有乐震文帮她了却心愿。一年多后,当邱权取回补成加款的这批作品时,似乎见到了陆小曼满意的笑容,不由热泪盈眶。

更巧的是,陆小曼与乐震文都是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又同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新老两代画师及文史馆馆员隔空对话,不经意间成就了沪上文坛的一段佳话。“姑婆陆小曼若天上有知,足可笑慰平生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