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野
这件仿生瓷白鼠印泥缸是我多年前在会稽路地摊上觅得,算不得古董,但“年纪”应该也不小了,当时握在手中细细翻看,器型完整,模样可爱,便掏钱收下。经测量,这件瓷器长9.5厘米,宽6.2厘米,高4.2厘米,白鼠呈蹲卧状,围着圆泥缸东张西望,似在寻找什么东西。
自然界中的普通鼠类体长一般不超过16厘米,面部尖突,长有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眼大,鼻尖,尾长与体长相仿,尾部表皮下有横列的小鳞片,一般雄鼠大于雌鼠。老鼠有多种毛色,如黑色、棕色、黄色、白色、灰色等,但玩赏鼠多为白色。
在东方,白鼠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含义。东晋葛洪《抱朴子·对俗》:“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宋书·符瑞志下》:“晋惠帝永嘉元年五月,白鼠见东宫,皇太子获以献。”
在西方,鼠昼伏夜出的习性和与大地、自然的亲密关系,让先民们对它充满好奇。古埃及人将鼠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象征着富饶的资源、盎然的生机,并且司职计算人间的岁月。由于鼠极为敏感,能迅速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故又有“鼠能预知灾难”的说法流传。古罗马人认为鼠能预见未来,以看见白鼠为吉,如果衣物被鼠咬破,则认为厄运将至。在古希腊,鼠又与主管光明、太阳、医药、畜牧、音乐等神职的阿波罗联系在一起。在荷马创作的史诗《伊里亚特》中把阿波罗称作“史鸣修斯”,意为“鼠神”。
我收藏的这件白鼠印泥缸应该是20世纪初制作的,它构思巧妙、造型简洁、形态活泼,煞是可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件小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