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江河湖海  共同奔赴
第6版:长三角 2023-06-05

江河湖海 共同奔赴

2022年,长三角GDP总量达29.03万亿元 约占全国24%

8个地级以上城市入围全国“万亿俱乐部”占全国1/3

1 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张江、临港、浦江、合肥、苏州等5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超1.37万公里,其中高铁6700公里,占全国1/6

3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 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6.2%

4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截至2022年底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涉医疗费用近36亿元

本报记者 毛丽君

这是一场跨越沪苏浙皖的直播,这是一场连通“江河湖海”的直播。

今天,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民晚报·新民,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钱江晚报等三省一市主流媒体联合开展“长风破浪——长三角的江河湖海”联动直播,接力直击长三角地区奋楫扬帆、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的蓬勃景象。

在上海,东海边的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塔吊林立,东海大桥上智能重卡来回穿梭,环湖路上市民体验着自动驾驶,制度创新带来发展新气象;

在江苏南京,扬子江生态公园内的定山城市客厅,长江大保护和滨江岸线的整治成果尽收眼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然成为长三角发展共识;

在浙江杭州,西湖边的云栖小镇,数字经济发展掀起的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剑指全国数字经济第一镇;

在安徽合肥,“江淮运河”连通了淮河和长江,构建起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引江济淮的宏伟景象和不远处的安徽创新馆交相辉映,数以千计的创新成果,正全方位催生安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百川东入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河湖海”奔腾的,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澎湃波涛。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的第五年,五年来,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产业创新协同共融,从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一体化”已经渗入长三角三省一市城市发展的每一道肌理、每一条脉络,纵横交汇,发出同频共振最强音。

创新,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源头活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实体化运作,首批15项联合攻关计划启动实施;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建设步伐加快;张江、临港、浦江、合肥、苏州等5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之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加快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建运行,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278家联合创新中心……沪苏浙皖各扬所长,共建创新核心引擎,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通达,让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到渠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已呼啸而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之间基本实现高频次“1小时交通圈”,沪苏湖、通苏嘉甬等一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正加快构建,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等16个港口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港口群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数字新基建的高速通路有序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建设……在跨区域重大项目的牵引下,长三角时空中的“断点”正在消融,互联互通的网络正越织越密。

联保共治,让长三角的生态底色愈发山明水秀。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和突破口,示范区以“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为名,也划出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底线”。2021年5月,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成立,加强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联合开展“十年禁渔”,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建设,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一项又一项举措,进一步擦亮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底色,明确了“江南水乡”的发展路径。

民生福祉,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试金石”。2022年底,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是“长三角人”实实在在的获得;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协同立法,旅游、出行、文化体验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14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37类高频电子证照互认通用,居民身份证、婚姻登记等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长三角,一个“大家”的身份认同正日益强化,跨省办事就像在家门口办事般的便捷正向更多领域延伸。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正如这水,既有三省一市向着更大经济体量、更高发展能级狂奔的汹涌,也有润物无声、细水长流的便民惠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向中国式现代化奋进的时代潮头,沪苏浙皖将如何紧密携手,协同发力,共谋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下一个五年的“共同奔赴”,值得期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