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8/9版:长三角 2023-06-05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安江 方有来 摄

高铁“世界第一跨”商合杭淮河特大桥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实现跨省通办

李晓林在安徽医院为患者看诊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周年。今天,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新民晚报·新民,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开展“长风破浪”融媒体采访活动,展现长三角在新时代乘风破浪、开拓创新的发展画卷和民生故事。

四手联弹“生态协奏曲”

长三角地缘相邻、水气相连,近年三省一市“四手联弹”,不断强化区域污染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三角人同守一片天、共饮一江水,彰显着跨域一体的合力,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三家分治”到联合保护

长三角湖荡水网密布,“治水”是重要课题。太浦河作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故以其起讫点命名为太浦河,全长约57公里,流经沪苏浙两省一市。

69岁的潘根龙打小生活在太浦河边,是嘉善县姚庄镇银水庙村村民,也是太浦河水源地义务巡查队队长。巡查的银水庙村境内河段,不仅是嘉善、平湖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上海金泽水库取水口所在地,如同沪浙边界区域共同的“水缸”。前些年,太浦河遭遇污染之困,并且因为“三家人”分治而问题频发。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为三地联手治理母亲河带来契机。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太浦河打造成一条水质稳定在Ⅲ类水的清水廊道。通过联合河长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等,三地协同治水,打破治水行政区域壁垒,由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合作、共治共享,形成区域治水一体化格局。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潘根龙感受最为深刻。“以前三不管的地带,现在成了三地联合巡查的重点对象,守护的这湾碧水愈加清澈了,大家的感情也更亲了。”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双赢

来自大别山六股尖的一滴水,汇成清澈的新安江,最终形成千岛湖。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安徽、浙江落地,成为全国生态补偿“先行者”。

试点启动以来,安徽新安江流域累计获得补偿资金67.5亿元,撬动新安江流域治理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新安江流域出境水质总体为优并稳定向好,下游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新安江模式”在全国18个省份、13个流域复制推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重大创新。

如今,共抓长江大保护、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联合执法等跨区域协作已成为常态。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联合制定《太浦河流域跨界断面水质指标异常情况联合应对工作方案》,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地安全;江苏、安徽推进两省交界地区12个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江苏南京、镇江和安徽马鞍山协同制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为了留住“长江的微笑”,推动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三省一市合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昔日“发展洼地”迎融合“蝶变”

生态美,则产业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逐渐深入,区域间产业协作也初见成效。

安徽黄山将“新安江模式”从“生态共保”延伸到“产业共兴”,与浙江杭州共同推出世界遗产游;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牵手”,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绿色发展样板区;沪苏浙交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项目开工,掀起了示范区“新三年”建设热潮。以一体化发展为契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加快协同发展,昔日的“发展洼地”正在经历一场跨界融合的美丽“蝶变”。

跨省出行如“串门”

高铁运营里程超过6700公里,覆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33个省际高速公路接口让省际通行时间明显减少,百姓跨省出行更加高效;三省一市累计发行超4000万张加载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可在长三角全部设区市及全国318个城市乘坐公共交通一卡通行……互联互通不断汇聚起融合发展之力,“异地同城”的出行体验,引来跨省“串门”的民生感受。

“轨道上的长三角”驶来

中午11:30从家中出发,到上海虹桥站坐下午1:54的高铁,下午3点多就到合肥了。合肥客运段高铁一队列车长杨倩“双城生活”已经十年了,近几年她感觉越来越方便了。杨倩是安徽蚌埠人,2013年结婚后把家安在了上海。

“以前复兴号没有开通,合肥到上海的高铁频次也没有这么多,现在最快不到2小时就能到合肥。”杨倩回忆,她刚上班时,合肥到上海只有普速列车,去一趟起码四五个小时,后来高铁动车开行,班次越来越多,耗时也越来越短,她身边很多人都过着这样的“双城生活”。

纵横交织的高铁网为三省一市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双城”生活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道风景线。“目前,长三角铁路建设已步入扩容期和布网期。”上海局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在长三角地区,高铁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网合一”的节点布局正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一卡通让游客变“家人”

今年“五一”,浙江杭州的黄女士带着家人到安徽亳州走亲戚。“我们在曹操地下运兵道和花戏楼等景点游玩时,都是直接刷电子社保卡购票、验票,非常方便。”黄女士说,刷社保卡买票验票操作很简单,现场也有工作人员提供帮助,省去了现场排队购票或用手机支付的麻烦。特别是同行的老人和小孩,也按照当地标准,直接减免票价。

“同城待遇”,长三角城市间交通出行目标之一。去年10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可以持加载交通联合一卡通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乘坐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截至目前,长三角已累计发行超4000万张加载交通功能可在长三角地区通用的第三代社保卡。

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启用了8条区域公交线路,连通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居民持有开通相关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即可在示范区公交线上刷卡乘车,非常便捷。8条线路已累计发送旅客220万人次,三地居民从以往“跨天大巴出行”到如今“当天公交往返”。

跨越科技创新“死亡之谷”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创新,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从学术、研究到产品、市场有一条“死亡之谷”,如何跨越这道鸿沟?近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一系列实践。

创新改革“试验田”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覆盖产学研用的改革试验田,贯彻了“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目前,国创中心已经推动了7000多项技术成果转化。

“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但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介绍,在专业研判之下,这种模式不仅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还能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

破除壁垒障碍

“项目经理制”“团队参股”“拨投结合”和“产教融合”,是长三角国创中心的创新举措,破除制约创新要素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障碍。激光产业是我国长期重点支持和发展产业,激光器产业已成为千亿级产业,但我国激光器的中高端激光材料和器件还严重依赖进口。长三角国创中心引进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董永军博士项目团队,开发面向汽车级、工业级及军用等领域的中高端激光晶体材料和器件,团队突破了晶体材料键合核心技术,不仅能直接提升散热性能、降低封装成本,更有效提升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激光器件封装技术的微型化发展。

今年1月,上海长三院与宝山区合作以“拨投结合”“先投后股”方式,按1∶1比例共出资3000万元支持项目公司——上海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宝山,目标产品有望在汽车雷达、测距测绘、医疗及半导体加工等细分市场塑造引领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

三省一市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持续有效推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谭瑞琮认为,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充分联动苏浙皖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以长三角为基础吸引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链接导入全球创新资源,同时推动跨国公司“全球化”向“本土全球化”转变所需生态,推动本土高水平创新创业。

还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推动金融资本助力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按照市场规律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股有发展潜力的初创硬核科技企业。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实现上海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的联动融合,塑造上海引领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对于苏浙皖地区,一是要各扬其长,培育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二是充分利用上海优质创新资源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服务当地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三是鼓励本地企业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科创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关键小事”跨省通办

新生儿跨省入户、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多项长三角区域高频户籍业务跨省通办便民服务措施相继推出,这些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让长三角人在异地工作、学习、生活更便利了。数据多跑路,办事少跑腿,背后折射了长三角人才要素的流动,也提升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进一扇门办四地事

“我们窗口可以为长三角居民办理包括跨省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身份证首次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等业务。”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康健新村派出所窗口民警印君说,如今这些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为“长三角人”办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印君回忆,曾经办理一起长三角新生儿落户业务,孩子的父母都是浙江户口,按规定,必须父母到浙江办理,但当时受新冠疫情影响,通勤不便,孩子出生将近一年都没有申报户口,孩子又有先天性疾病,看病困难。2021年6月,孩子父母看到长三角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的通告前来询问,窗口民警把材料及申请扫描成电子档案,并通过协作平台发送至落户地派出所,两天后,落户地派出所就审核通过并将载有新生儿登记信息的户口本邮寄给了他们。

便民举措不断升级

便民服务措施在长三角不断“升级”。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启动跨省通办,进一步方便了跨省异地工作、学习、生活的居民。

2021年10月,合肥市庐阳区户政中心迎来了胡先生一家三口。来自江苏省句容市的胡先生和妻子、女儿在合肥生活,当看到长三角区域户籍居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业务可以跨省办理的消息后,立即带着自己五岁的女儿来申领居民身份证。“之前就想给孩子办理身份证,但在可以跨省办理前,还需要带着孩子回到户籍地句容市办理,非常不便,因此一直未能办成。”

现场,户籍民警在审核了申请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后,为孩子采集了人像及指纹信息,迅速将业务受理办结,这也是安徽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第一笔长三角区域户籍居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

享受更多“同城服务”

2019年5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4年来,沪苏浙皖紧密合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不断提升长三角跨省服务速度、深度、广度和温度,助力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让区域内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同城服务”。

在去年8月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地区高层论坛上,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四地(工农中建交)银行自助服务终端、新生儿跨省入户、结婚登记跨省办理、居民服务“一卡通”、异地首次申领身份证、长三角出生“一件事”等新一批高频跨省应用上线。截至目前,上线的148项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63万件,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过1430.19万次,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达8.02亿条。

医疗“朋友圈”不断扩大

随着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发展,沪苏浙皖互动合作越来越紧密,从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长三角的医疗“朋友圈”不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异地就医不再愁

马鞍山的胡先生退休后常居上海,因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前他要从居住的浦东,转3趟地铁,到位于浦西的马鞍山医保服务站报销“慢特病”门诊的费用。“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开通后,胡先生再也不用这样奔波了。“我现在只要带着马鞍山的社保卡,到就近的上海定点医院,就可以完成挂号、就诊、拿药等,还可以直接刷卡结算,真是太方便了。”

近年,三省一市加快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门诊慢特病在长三角地区直接结算。安徽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全面开通线上异地就医备案渠道,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统一的线上备案。“只要完成线上备案,安徽的社会保障卡也可以在上海、江苏、浙江定点医院就医结算了。”

上海专家两地看诊

李晓林是国内知名创伤骨科专家,去年10月,伴随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开诊试运行,每周往返沪皖两地看诊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

“苏浙皖到上海六院就诊的患者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安徽患者占比达10%~15%,多为疑难、复杂的骨伤骨病和骨肿瘤患者。”每周,李晓林有一半时间在安徽工作,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不乏一些老面孔,陈晓就是其中之一。一年多前,陈晓因车祸骨折,在当地医院手术后出现了感染和骨不连久治不愈,辗转去了上海六院找到李医生做了清创植骨手术。之前复诊都要到上海。“每次都需要和家人在上海待上几天,舟车劳顿不说,吃住行费用也高。”得知上海六院安徽医院开诊后,陈晓第一时间挂到了李晓林的号。“这边检查速度很快,李主任对我的病情了解,根据骨骼康复的情况告诉我下一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检查结果互通互认

随着长三角健康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版图正在不断扩大。作为安徽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今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也迎来了正式开诊。上海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安徽医院执行院长高月求表示,下一步将借助上海曙光医院的强大医疗技术支撑与指导,陆续引进100项以上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把安徽医院建设成高水平的脏器纤维化类疾病中医临床诊疗中心。

一个又一个医联体、专科联盟、科联体陆续成立,让长三角地区的医疗“朋友圈”不断壮大,也加速了医疗资源融通共享的步伐。远程医疗咨询服务汇聚了长三角优势专科专家资源,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此外,通过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推动长三角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