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破败绿化带变身苏河大花园 街头“老友亭”服务老年人 让这份职业大有奔头 广告
第5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3-06-06

让这份职业大有奔头

浦东出台社区工作者激励关怀十五条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近日,浦东新区出台了社区工作者激励关怀15条(以下简称“社工15条”)。记者昨天从社工15条通气会上获悉,浦东将推进实现基层“队伍建设有机制有平台、人才培养有标杆有后备、个人职业有目标有归属”的目标,其中多项改革举措领全市之先。

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整后浦东新区社工总额度约2.5万名,大大加强了基层人力保障。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介绍,本次出台的社工15条,主要在优化基层人力资源配置、拓展队伍来源、打通城乡交流、提升队伍素质以及增强职业认同度等五方面探索突破。其中,根据社工不同类别,采用不同额度配置办法。针对街镇中心社工额度按照街镇规模大小(区域面积、常住人口)实施分档核定,针对居民区社工额度按居委会管辖户数规模实施标准化配置,一般500户至2000户的居民区安排5至11名。“比如,针对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较高的街镇适当增加额度,确保基层人手力量和工作体量精准匹配。”周小平说。

陆家嘴街道隧成居委主任李佳元在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已5年多,作为浦东新区金牌社工,当选为居民区主任。从新人“小白”到居委主任,她感触颇深,“此次新区推出的社工15条,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社工这份职业愈发光明的前景,大有奔头。”她对社工15条中的第7条尤其关注,因为该条规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从社工中选拔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力度、加大从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力度。“这意味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不再是社工职业规划的终点,让我对未来更有期待。”李佳元说。

浦东社工15条在全市率先打通居村交流通道,明确村“两委”成员和“两委”外工作人员可通过参加居民区选举,成为居民区“两委”成员,进入社工队伍。“既方便各镇统筹培养和使用居村干部,又切实保障社工个人利益。”浦东新区民政局基政处处长王艳表示。1个多月前,高桥镇社工杨许红通过跨街镇交流,转入金杨新村街道,成为始信苑居民区社工。“得益于社工15条政策出台,让我借助社工交流平台,顺利从高桥转入金杨工作,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工作让我更有归属感。”据悉,社工15条鼓励街镇发挥好绩效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向作出突出贡献的社工倾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