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中国电影票房中国产电影的贡献率达到了八成;另一方面,《人世间》《狂飙》《漫长的季节》等精品剧集的崛起,正冲击着国产电影生产;加之,全新发布的VR设备更带来个人影院的可能性,电影的营销、发行、推广,或许会遭遇根本性的挑战。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举行,众嘉宾只为回答——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影要如何留住老观众,争取新观众?
全新技术 为我所用
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傅若清看来,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产物:“年初公映的《流浪地球2》大火,我们聘请了20多位科学家来当顾问,这是前所未有的。”
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说,AI对动画电影主要环节效率提升可能达到50%,对整个动画电影制作周期效率可提升30%。“一个成熟美术师一个月做的场景图,AI一晚上可以生成几千张。”在他看来,AI可以渗透到动画电影制作的所有环节,带来创意、效果等方面的丰富提升。他很关注VR对未来电影发行放映方面的改变,“未来你在网上买了一张电影票,可以到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在自己的VR上观看,在家里就可以看到跟电影院相媲美的效果。”
留住观众 不惧挑战
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认为,技术不会让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消失,“因为人类基因中是有群体社交娱乐的,我们喜欢一起听故事、看故事,山顶洞人几万年前就坐在篝火边听故事,那个时候的篝火就是如今的大银幕。”
在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看来,要留住和争取观众,电影院要在强化剧场效果和提高视听放映质量上下功夫:“大银幕在技术上有无法取代的地方,电影制作上能和小屏竞争的就是剧场观影体验,强化剧场效果,让中国电影大片占住八万块银幕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现实故事 最大共鸣
“现在主流观众对于中国故事,对于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共情和共鸣的需求增大了,再加上国产影片的技术表达和导演的创作能力也都在提升,所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国产电影也更能吸引主流观众了。”傅若清表示。
这一点得到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的认同。上影等几家单位共同出品沪语电影《爱情神话》深受各大城市白领女性观众喜爱,“因为它很精致、很优雅、很多元、很包容,很有烟火气”。他还举例说,今年年初上影出品在B站上独播的动画作品《中国奇谭》,转发量达到2.5亿次。
对于与观众距离的远近,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说:“电影人和观众的关系应该有一种‘果树效应’,观众站在果树下,跳起来正好能摘到果子,但如果太高了,他们也许看一眼就会走了。应该和观众保持良性互动关系,在互动的基础上把故事讲得越来越好,和观众的关系越来越近,在这方面中国电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