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校长王树国致辞时突降大雨,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撑伞走到其身后,校长回眸,看到了卢书记,二人共同完成特殊“演讲”。
“即使风雨兼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即使困难险阻,不能阻止我们成为世界之光的信念!”王树国校长的演讲,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学子们还记得,2020年底,原党委书记张迈曾卸任,不少教职工和学生闻讯后自发赶来送别,王树国和张迈曾拥抱在一起,两鬓花白的两人双双红了眼圈。在学生看来,这位赤诚的师长全身心为家国而“战”,一位“遮风挡雨”的书记就是他最好的“同袍”。
学子的家国情怀从哪里来?学子如何才能具有共情社会的情感能力?这样的校长和书记,就是榜样。因为赤诚,校长的每一句“叮咛”,才可信;因为赤诚,校长关于家国的述事和愿景,才会在学生心里“生根”。
也是在毕业典礼致辞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讲到不久前去世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时,几度哽咽:“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旬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泪流满面。”周琪校长叮咛学子,不能让“卡脖子”的无形之手遏制国家发展,要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钱穆先生曾如此说中国历史的主流,所谓“此必为吾国家民族文化之绵历与发皇,吾国家民族文化之奋斗与争存”。从此意义看高校校长的讲话之所以引发强烈共情,就在于这些讲话启迪学子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具有家国之思、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完成了学校“送嫁”时的最后一次精神感召:科技强国,青年强则国强;家国担当,既是责任更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