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节能中心有关专家介绍,夏季用电负荷增加,跟空调的使用紧密相关。专家建议,当室外气温高于35℃时,室内环境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6℃以上。据测算,室内环境温度每升高1℃,冷负荷可下降10%左右,运行费用可降低约8%。但实际空调温度控制涉及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夏季室温一成不变地设置在26℃以上也未必节能,比如如果空调温度分布不均匀、机组效率不高,导致制冷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既不节能,又影响了楼内人群的舒适度。
实际使用中,从大楼管理细节上,有一些妙招更可以帮助楼宇降低空调制冷能耗,比如利用夜间冷量或谷电预冷,在夜间温度较低时预先通风换气,利用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蓄冷,也可以利用凌晨“谷电”预冷空调,在用电高峰时关闭部分机组,起到削峰填谷作用;灵活设定冷冻水出水温度,中央空调冷冻水出水温度一般是7℃,但楼宇制冷负荷在不断变化,在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空调出水温度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通过调节风道阀门、风机入口导叶片或者风机转速等,使楼内气压保持微正压状态,可避免空气涌入、减少冷量散失。此外,还可以合理分配制冷机负荷,适当均匀各机组负荷,避免出现低效区运行情况,也可在过渡季节采用新风制冷。
照明方面,建议根据国家照明标准,对高照度区域采用拆除部分灯具、更换低功率灯具或设置照明分路控制开关等办法,适当降低照度;下班后降低公共区域的照明亮度;公共道路照明及时调整开关时间,可考虑采用光控和时控相结合,随季节不同、天色明暗变化,及时调整开关时间。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