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 采访对象供图
曾经的上海第一钢铁厂2500立方米高炉,见证了中国百年钢铁发展,如今焕发着科创新彩。
昨天,由浦江创新论坛创新创业分论坛升级而来的首届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在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举办,旨在搭建“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的国际双创服务平台。
本次大会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三大硬科技赛道,自今年5月向全球发出邀请函,短短4个月已有千余个A轮融资前的创业项目报名,500多家孵化机构、200多家投资机构参会,撬动百亿元投资基金。
提供深度交流机会
当下,上海正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提升功能服务,培植创新沃土,努力将上海打造成全球科技型初创企业最佳首选之地。
“大会严选了Top100项目路演,打造了创客展演秀场,为具有创客精神的个人和团队提供了深度交流和切磋的机会,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信息与资源支持,鼓励科研人员等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创造中,为未来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介绍。
“我们从2021年开始创业,目前是一支四人团队。”数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印刚在上海大学就读时就和宝山结下了缘分。他创立了专注于三维可视化建模产品开发的数双科技,经过一年发展,公司产品已在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等方面落地。这次参加全球创业投资大会,印刚想要“一箭三雕”: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找到投资人,同时也想听听行业领域专业的点评,再有就是和创业伙伴们探讨合作良机。
从四川远道而来的黄山是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她来到“金色炉台”,是看中了上海广阔的市场——公司新推出的机器人主要服务对象是楼宇,高楼林立的上海自然是不容错过的市场。而在不久前,成都越凡更是将创新总部落地上海宝山,这可是这家生于成都、长于成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一次外省投资。黄山坦言,选择上海除了资金支持外,宝山非常理解企业的需求,积极提供应用场景的对接。
投资者对创新“提要求”
成百上千个项目抱着希望来到全球创业投资大会,又会是怎样的团队和项目才能吸引投资人和孵化器的青睐?
“投资基金对创业者非常重要,我们一年可能‘加速’400-500家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我今天在会前看了路演,很多企业都会提到需要多少融资,有融资才能让好的想法继续下去。”璞跃中国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与执行董事徐洁平直言不讳,“不过资本是残酷的,永远会投跑得最快的。”
在徐洁平看来,如今的高质量孵化器需要更具有产业深度、更融合并且更具备全球视野,需要更勇于突破、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能够提炼失败的经验才会走向成功。
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复星领智董事长许田和创新者们探讨了“科技的闭环”——从科研经费到论文并不算完整,只有从论文再变成产品走向市场才是一个圆。怎么才能看准一款科技产品,许田给出一道加法:有转化经验的科学家+有投资经验的企业家,两者判断可行后组建团队,并提供“硬条件”“软平台”。
临港集团副总经济师、临港科投公司董事长翁巍带着一支近十人的团队参会,成员包括孵化器负责人、投资人和技术经理人。据介绍,临港集团旗下产业园区内有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300家,在孵企业700家,能够提供创新企业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创业者可享受到“拎包入住”级别的服务。
翁巍说,临港科投目前重点关注硬科技,包括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团队需要具备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同时团队组成还需要包含产业背景。“希望通过这场大会,打造出‘热带雨林式’的生态体系,使更多的人关注科创,帮助创业者在面临‘九死一生’的创业路上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关注。”他表示。
记者从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还了解到,近年来,上海科技与金融持续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6892.48亿元,增长33.35%;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468.3亿元,增长9.17%。在多方关心推动下,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情况,“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正成为社会共识。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