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营养、运动和好心情  三道杀手锏防“狼”必备 雄秃人群“头等大事”如何应对? 肺结节从何而来 从19份遗嘱被判无效谈起……
第14版:康健园 2023-09-11

从19份遗嘱被判无效谈起……

探究医疗科技转化 应对记忆的“橡皮擦”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法治愈,但诊断与治疗仍有很多新进展,相信老年生活是能够重拾健康和美好的。

最近,一位八旬老人生前写了19份遗嘱,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该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最终19份遗嘱被判无效。这则新闻再次让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障碍印象深刻。

诊断更精准更便利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我国有1000万以上AD患者、3000万以上的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

痴呆的诊断分三步进行:首先是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量表系统评估(包括记忆、语言、注意、执行、视空间、运用、社会认知等7个认知域以及情绪、睡眠、精神行为、日常生活、平衡与步态等)。第二步是脑影像学(如CT或MR I)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目的是帮助进行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三步是生物标志物检查,如脑脊液或PET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并不是必需的,如果是用于科研,必须进行这一步检查。很显然,AD的诊断不同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耗时比较长(有时候量表评估就需要2小时以上),需要认知障碍团队内部合作与跨学科的合作。六院在建立神经心理评估室的同时,还建立遗传基因检测与影像学读片平台,可以“一站式”分析检查报告与解读病情,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便利性。

国际上目前采用AT(N)标准诊断AD,这种诊断分类系统可用于描述大脑中特定病理变化的程度和分布,主要基于三个主要病理特征:淀粉样斑块(A)、神经纤维缠结(T)和神经损伤(N)。也就是说,和诊断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诊断AD只要看核心指标(如PET表现),而不是依据临床特点(当然随访疗效要观察临床特征的变化)。

2023年7月召开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重申了该诊断体系,增添了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描述炎症/免疫机制的,以及基于病理学的非AD概念,即血管性脑损伤和突触核蛋白病。在此基础上,认为AD可以通过异常的核心生物标志物来诊断,比如Aβ42/40、p-tau、淀粉样蛋白PET、tau PET等。

综合治疗方兴未艾

治疗AD的传统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其他还有银杏制剂及神经保护剂等。近年来,新药层出不穷。国内有基于肠道菌群假说的甘露特钠。国外有抗Aβ免疫疗法,如Aducanumab、Lecanemab和Donanemab等。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冲动、攻击行为等,可以加用小剂量非典型(或)抗精神病药以改善症状,减轻家属照护压力。若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也可以考虑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除了药物治疗外,国内外都非常关心非药物治疗,如身体锻炼、认知训练、营养干预。物理干预,如声、光、磁、电的治疗,也是方兴未艾。作为专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状况、共病情况,个体化、合理制定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案。

防范手段有的放矢

从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开始预防。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和可干预的,前者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和家族史,占60%。60岁以后,AD的发病率每5年翻一倍,男性比女性的痴呆患病率低19%—29%。携带一个APOEε4等位基因的人群,罹患AD的风险约是正常人的3.2倍,而携带两个APOE ε4等位基因的人群,患AD的风险约是正常人的8—12倍。导致AD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占40%,如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和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低教育水平、缺乏体力及脑力活动、脑外伤、听力下降等。中年期的腹型肥胖会导致AD的发病风险增加59%,但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也不准确,因为老年期体重过低则与此后5—6年AD发病风险的增高相关。因此,合理控制体重,也可以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李蔚(副主任医师)郭起浩(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图IC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