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从“月”到“季” 谱出新篇章 申音绕梁  余味长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3-09-13

从“月”到“季”

□朱光

新东苑沪剧团当家人沈慧琴日前演完沪剧《大雷雨》出门,遇到几个小沪剧迷问她要签名。小沪剧迷在邀请她签名之前,还加了一句说得很正宗的台词:“天要黑了……”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办民营院团唱沪剧多年有成效、很值得。

也是由新东苑出品的沪剧《飞越七号桥》传承版,首次由一群5岁至15岁的孩子演绎,好评如潮:“2个陈飞龙、4个赵春梅,像模像样。”这个少儿团队里,还有“小梅花”“小白玉兰”,演技不俗、煞是可爱。

据悉,上海登记在册的沪剧团有300多个,其中活跃的有100多个,进入良性循环、常演常新的也有10余个。一旦举办沪剧月活动,报名者多到“拦也拦不住”。唱进学校、唱遍社区、唱到客堂间、唱入图书馆,足见沪剧如何深入人心。今年76岁的张六琴一直忙于事业,“52年没接触沪剧,只是偶尔哼哼唱唱”。她更向往沪剧大舞台,于是邀约舒悦担任艺术总监,新近成立了天豪琴悦沪剧团,还带动了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上演沪剧大戏《陆雅臣》,一票难求。明晚在逸夫舞台揭幕的2023第四届上海民营剧团沪剧展演月,以十大流派汇聚的方式呈现《原创经典沪剧折子戏演出专场》。另外还有15台演出遍及五个新城。文慧沪剧团的顶梁柱王慧莉、杨音开了网络直播间,“票子卖得飞起来”。据沈慧琴讲她们都接到了去农场演出的单子,农场没有剧场,但可以在花棚里演……

最上海的沪剧,正在全上海流行。据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透露,“第一届有20场演出,第二届有30多场演出,现在第四届已经有200多场演出。看来明年,沪剧月要拓展成沪剧季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