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带你开启秋日赏味之旅 着汉服看展制陶  提灯笼嬉游许愿 边逛边吃“舌尖上的消费”火热
第2版:要闻 2023-10-04
电话成热线、到店排长龙……中秋、国庆“双节”效应凸显

边逛边吃“舌尖上的消费”火热

主营本帮菜的上海“必吃榜”餐厅食客盈门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预订电话被打爆、提前两周满房、到店排长龙……全国多地餐饮市场这个假期上演一幕幕火爆场面,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大家假期休闲出游需求旺盛,全国餐饮消费也迎来高峰。

团圆餐订单大增

到宁波吃海鲜、到宁夏吃滩羊肉、到苏州吃大闸蟹……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9月29日—30日,上海团圆主题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78%。中秋前后,各地的必吃美食火热“上新”,餐饮行业迎来最火“国庆档”。其中,鱼鲜、自助餐、火锅均是餐饮热门消费品类,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据上海必吃榜餐厅吉品小鲜营运总监朱杰介绍,从九月初开始,陆续有顾客通过大众点评提前预订中秋套餐,中秋当天的预订率超过80%,餐厅“一座难求”。

“这个假期店门口上午10点、下午4点就开始排队,一天可以接待100多桌,翻台4到5遍。”主营本帮菜的上海“必吃榜”餐厅晓平饭店老板唐懿宸表示,这几天店里游客占比超过五成,总体客流较往年增幅超过两成,估计整个“十一”黄金周生意都不错。

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双节餐饮高峰,不少餐馆在8月—9月就开始“备货”“备人”,并在餐馆服务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海底捞在8月底就陆续招聘储备国庆假期的人手,一名店长表示,为了迎接双节到来,提前增加了6名兼职员工。

节假日,不少市民游客因“食”而动。围绕街区和商圈展开的“City Eat”正悄然成为年轻人假期出行新选择。据美团数据,临近中秋国庆假期,与“美食”相关的前十个热搜词中,超七成涉及商场、商圈,“步行街”“美食”,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近80%。其中,上海五角场与成都春熙路、深圳会展中心、深圳龙华、成都华阳、武汉江汉路等地的搜索量及订单量均位列全国前列,是中秋国庆“City Eat”最为火热的商圈。

美团数据显示,9月29日—10月2日,上海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堂食餐饮消费热度TOP5商圈分别是五角场商圈、人民广场南京路商圈、陆家嘴商圈、徐家汇商圈、静安寺商圈。

味蕾游成为时尚

眼下,正值果蔬、水产上市旺季,不少餐饮商家在线上运营下足功夫。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最近这段时间,上新“大闸蟹”“梭子蟹”等团购的餐饮门店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40%,相关订单增长260%;上线“桂花”类团购新品的餐饮门店增长112%,桂花酒酿奶茶、桂花拿铁、桂花糕均是热销单品。

另外,今年假期餐饮消费还有一个特点是味蕾游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

跟着味蕾出发,美食已经成为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浙江的“百县千碗”、湖南的“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安徽的“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广州亚洲美食节、青岛啤酒节、济南鲁菜美食节等美食活动都说明,美食已被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视野,成为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味蕾游、沉浸游等新潮玩法持续走红,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出行体验。”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采取积极举措推动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激发了人们出游意愿,有效拉升旅游消费预期,提振旅游行业信心。同时,持续创新的文旅供给,也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