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伟
淘旧书,看到一册四十年前出版的《杨宝森唱腔选》,如见故人。抽出来翻了好一会儿,这本书是同济大学许锦文教授编写的,当年是我学习京剧杨派老生唱段的“工具书”。目光停留在了序言,这是陈从周先生于1980年2月撰写的,还收进了他的散文集《书带集》中。序文不长,只占两个页码,但文末“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话,那末戏剧又何尝不是流动的建筑呢”,实在是绝妙的比喻。
数日后读到江妙春兄的朋友圈,才知道了这篇序文是如何诞生的。许锦文老师在2019年发给妙春兄的一条短信中写道:“我提出请陈从周先生写序的时候,是年三十下午四五点钟,我因在实验室做实验晚了,从实验室走出来向校门口路上遇见陈先生,因寒假又是年三十,校内无人走动,只有我们俩,我突然想起来,写《杨宝森唱腔选》序的人就在面前,当我提出要求时,他用杭州话说,杨宝森写不来,随后又说:我请我的老师替侬写!我问您的老师是谁?他说俞平伯,在北京。我说绝对不敢当!我说请侬写就足够了!我们边走边说,已经走出校对门同济新村了,我说您不必具体写杨宝森,可谈京剧梅兰芳唱腔,程砚秋以绵里针阴柔相抗,杨宝森唱腔亦如此!他听了终于答应,说试试看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八点多钟有人敲门,这是大年初一,我门一开,原来是从周先生站在门口,双手抱拳拜年并随手递给我一张卷起来的纸,说:拿去!不能用就扔掉!这一情景太感人了!这篇掷地有声的美序,是他放弃年三十家人团聚时写的,第二天一早又爬了三层楼亲自送到晚辈家来!您说能不感动吗?恐怕世上找不出第二位这样的大师!”此后由陈从周牵线,俞平伯先生与许锦文真的结了一段翰墨缘。1983年11月,许锦文和郑大同、夏邦琦、徐寿星等合作编写的《程砚秋唱腔集》完成后,陈从周不仅提供了自己的一幅画作为封面图案,还驰函北京请求俞平伯先生为之题签。俞老收到信后,立即行动。寄出题签时,俞老附信道:“昨续奉来教属为玉霜(即程砚秋)唱腔题签,谊不可辞,况承谆命,惟心慵手软,勉作楷体,如儿涂印仿,恐不足为艺苑生色耳。即附奉览正。用否尽可随意。”俞老所言,过于自谦,他的楷书厚重沉稳,与陈从周简练清雅的小品相得益彰,这样的封面教人不能不喜欢。1986年这本书出版后,陈从周又写了一篇《〈程砚秋唱腔集〉读后》的书评,对此书仅印一千六百册“有些不解”,他呼吁“许锦文等同志整理这部书,是花了很大精力的,将程先生的全部主要戏记录下来,可以传之后人来演唱,这功劳是匪浅的,是一部戏剧史中占重要一页的文献记录,我希望这少量的一千六百本书,国内大图书馆、剧团,应该收藏”,而他自掏腰包,买了很多本赠送海外友人。
1987年,许锦文又编成了《马连良唱腔选》,再次向陈从周约序,这回老夫子无法说“写不来”了,因为他观马先生戏不少,“心仪其人久矣,四十年前相识于梅兰芳先生缀玉轩,小饮清谈,彬彬然有学者风”,认为马先生之表演“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引人入胜,幻耶真耶,几不知其在演戏也,盖入神矣,天资学养两全其艺者”。此序极短,仅四百来字,然言简意赅,有晚明小品之遗韵。除了赐序,陈从周又画了一幅竹子作为封面图案。对于许锦文的支持,陈从周可谓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