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潘政
不满足于现状可以产生一些积极的力量,但这种积极的力量在没有恰当机会和足够能力的前提下只能表现为一种浮躁,对于这一点,罗曼·罗兰说得好:认识一个限度、安于这个限度。
我经常有目的地把身边一些人罗列起来,这些人的年龄、职业、性别、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等大致相同,我发现他们的生存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就如同两个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他们的作品迥异。当然,不喜欢看的作品不一定不是好东西,就好像你不喜欢吃的食品营养价值不一定低。状态对于个人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词。艺术家不在艺术状态中就出不来好作品;运动员发挥不好,本来拿金牌的可能会连铜牌都拿不了,在某些领域,这种差异要比我用语言叙述的大得多,由此而造成了生活的多面性。状态是一种情绪、氛围和思维方式,对于这个问题,即便是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丰富多元的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谁也无法预知将来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生活的自由度将会更大。
人人都有理想。什么是理想?就是将来我要过上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按照自己所想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将来的生存状态。理想不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它需要足够的力量,而这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及时地给自己定位,并且定位准确的人肯定是个智者,他的生存状态相对来说可能不是很高,但肯定很合适。至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样时髦的说法,幼稚得浪漫。不过在一些伟人身上多少都有一些堂吉诃德式的浪漫主义,如曾国藩的“屡败屡战”,但这简短的字句后面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丰厚的文化支撑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