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尼伯龙根的指环》演出的17个孩子
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剧目,昨晚,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剧院全新制作的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大剧院完成最后一部的演出。这一舞台鸿篇巨制在上海的成功亮相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努力,而作为该剧重要的“外援”,一群扮演“小尼伯龙”的上海小囡也是功不可没。
在“指环”首部《莱茵的黄金》中,这些穿着笨重侏儒服装的小演员,在石头道具后一躲就是20分钟,还要跟随剧情节点呼啦啦聚拢又尖叫着散开,他们的耐心和表现力让人印象深刻。或许很少人知道,这群分别来自上海民办协和双语学校、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的孩子都是临时招募,实打实的排练时间只有短短8个小时。
“这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艺术节中心艺术教育部吕琳说,“因为孩子们的表演需要融入演出,所以几乎是在《指环》剧组抵达后才能开始。”10月16日就要登台,10月12日才紧急召集,排练仅4天,每天两小时。那几日,放学后,孩子就集合赶往大剧院,排练完回到家几乎都很晚了。
“小尼伯龙”的表演片段虽不复杂,但在台上的时间却要超过40分钟,在主角对唱时,他们需要躲巨石后一动不动,这对于9岁、10岁的孩子而言相当考验耐心。舞台以红蓝两色灯光为主,聚光灯下站久了会有灼热感。在阿尔贝里希召唤这群“族人”时,他们又要迅速反应、瞬时聚拢。尖叫着跑开时还要仔细不被自己脚上高高翘起的尖头鞋绊倒,实属不易。
小演员虽是群演,但表演时的动线很复杂。主办方为他们准备了俄语翻译,但后来发现,小朋友能用英语和导演交流。从第三天排练开始,“小尼伯龙”就需要穿着假肚子和附带海绵屁股的背带裤进行排练。正式演出服更繁复,里外要穿四五层,和高高翘起的尖头鞋搭配,走路都极为不便,更不要说跑动。排练时,也有孩子被绊倒,但他们勤加练习,演出时没有一个掉链子。
此次17名小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刘瑀雯年仅6岁,在剧中扮演阿尔贝里希的变身——一只小青蛙。正因被变成了青蛙,阿尔贝里希才被众神之王沃坦捉住,因而青蛙需要通过前跳和后跳来表示愤怒和反抗。穿着几乎贴到地上大肚子青蛙服跳跃本就不易,还要通过跳跃的节奏表达愤怒,小女孩的表现不俗。
然而,在登台前的几小时,刘瑀雯却经历了巨大的心理斗争。因为是在当天演出前才画上妆造,青蛙不但要穿上青蛙服,脸上还要画成绿绿的青蛙皮肤,就连头饰都要用胶水粘贴。第一次得见青蛙真颜,小姑娘看着镜子中“丑陋”的模样有些不能接受,她躲在化妆间里不愿小伙伴来探班,也不想合影,郁闷了好一会。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更何况她还只有6岁,本来以为是可爱的小青蛙,没想到那么写实,一时就不太能接受。”协和的音乐老师曾真坦言,那时还真有些担心的,毕竟一个小时后就要登台了,怕情绪影响孩子发挥。事实证明,就算只有6岁,小演员的“职业素养”已经展现,演出铃声打响,“小青蛙”瞬间振作起来,她的演绎诙谐有趣,谢幕时的掌声是最好的证明和回报。
谢幕时还有一个场景令人感动,不少俄罗斯演员亲切地拉着小演员一同谢幕,还把收到的鲜花转送给了小演员。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