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今天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中国好人”朱瑞霞,另一位是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获得者胡传硕。他们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兢兢业业,用20余年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在平凡岗位上也能追求卓越、发光发热、报效国家。
——编者
从清洁工到最美“焊花”
“中国好人”朱瑞霞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电焊工。她经手焊接的管道直径从最小6毫米到最大1.6米,不论是什么样的直径,她都能游刃有余地高质量完工。为了确保质量,管道焊缝需要X射线拍片检查。她全年焊缝X射线拍片近4000张,一次拍片合格率更是高达98.5%,远高于同行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家、技术能手,被广大员工誉为江南造船厂的最美“焊花”。
但是,有谁能想到,25年前她刚刚跟随丈夫来到江南造船厂时,只在焊接车间内做清洁打杂工作?
25年来,朱瑞霞勤学不辍,苦练苦干,由一名普通清洁工成长为氩弧焊高级技师、班组技术骨干、技术创新带头人,还成立了“朱瑞霞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她刻苦钻研的印记。
她先后攻克了镍铜管焊接变形、HDR不锈钢焊接、钛合金焊接等一系列高难度问题,创新研制了特有工装,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和推广应用,为公司带教出26名徒弟,其中14名成为高级工、1名成为技师。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把焊枪、一份执着,朱瑞霞虽已获得众多荣誉,但仍把攻克各项高难度技术难题作为永恒追求,毅然坚守在一线岗位,在焊接车间中挥洒青春,在实训工场中传授技艺,以一手精湛的技艺让飞溅的焊花盛开到极致,为实现祖国走向深蓝的海洋强国梦奉献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
从小钳工到技能带头人
胡传硕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部的班组长。2000年10月参加工作时,他才17岁。小钳工开始跟随师傅学本领,他在一线生产技术工作岗位坚守20余年,又靠着骨子里的爱创新、不服输和锲而不舍,逐步成长为国内船舶制造业领域的一名优秀钳工技能带头人,先后自主研制专用工装16项,其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
胡传硕先后参与建造了多型国家重点战略高新产品及“远望”号航天测量系列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在某国家重点战略新型高新产品首制船主基准平台安装过程中,他自制变形控制工装,将面板的焊接变形量由以往的0.04毫米控制到0.02毫米以内,在提高安装精度的同时,将施工周期缩短25%,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的下水节点按期完成。由他独创的“浮态高精度WB基座安装方法”打破了传统施工工艺,填补了国内此技术领域的行业空白。在国家某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他自行设计制作的专用定位工装成功投入使用,将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提升近1倍。在国家某重点战略产品锚机安装过程中,他又大胆进行工艺技术优化创新,通过假轴对中法的成功使用,完美解决难题,缩短施工周期30%,减少施工人员2人。
担任班组长后,胡传硕特别注重质量管理,带领的生产班组先后取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在某国家重点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他严把质量关,带领组员完成世界首套国家某重点设备的装机工作。其间,他作为现场技术专家,多次前往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工艺评定,并参与了该套设备工艺的编写,真正意义上推开了设备装机技术研究这扇厚重的大门,守住了装机的生命线。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