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不敢在树上钉钉子 一件浴衣 时空 学会慢养 爱欲礼赞 龚琳娜与编钟
第15版:夜光杯 2023-10-31

学会慢养

许良

放慢脚步,懂得慢养,活得自在,大有学问。笔者认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学会慢养,才会健康活好。在大都市里,快节奏与慢养生共存。而在日常生活中,还需配合做到以下几点:

规律作息,顺应四时。如今不仅是青年,还有不少中老年,长期生活不规律,晚上应酬多,每天要晚到午夜或下半夜才睡觉。这样一般不能睡好,长时间下来,生活规律打乱,就必然会患上睡眠疾病。人们学习、工作劳动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不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睡眠时间以晚上9点—11点至早上5点—7点为正常,一夜睡7—8小时,不得少于6小时。根据时令,可提前或推延半小时或1小时。

体脑并用,精神乃治。如今失眠者多数是精神活动超负荷,整天多思多虑,而体力活动不足。无论从治疗巩固角度,还是从预防角度来讲,都有一个如何体脑并用的问题。因为人的体力如果长期不用,他的肢体功能就会逐渐衰退萎缩,日久会影响内脏功能和精神活动功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失眠症往往首先出现,其他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饮食清淡,适度调理。从当今饮食结构来讲,很多人营养过剩,合理不够。要注意少吃滋腻补品和美味佳肴。菜肴以清淡、适合自己的口味为准。素菜餐餐有,鱼肉酌量有,海味偶尔有,野货不能有。主食除米饭外,可以加一些杂粮,如大麦片、玉米等。

中医调养,有益健康。目前,临床上多见体质上肝火偏旺,精神上比较敏感,做事认真的人容易患失眠伴抑郁、焦虑。很多的患者急于求成,乱服药物,即使在病情好转后,还需要一个自我调整康复的过渡时间,不宜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这样很容易反复。

时下进入深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膏方调养益眠,是明智的选择。“慢养”当下,心情悠扬;中医调养,神采飞扬!(作者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