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销管控点受市民青睐
四团镇青年路自产自销管控点摊主均挂着“准入证”
马路菜场搬入“新家”,如今还要为“新家”评星级。本周起,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正式开启为自产自销农产品疏导点管控点评星的工作,自《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建成的全区12个点位均可申报。
记者获悉,这也是本市首个为疏导点管控点建立星级标准的区。通过“评星”,今后点位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将更完善,农民的“新家”也将更规范有序。
搬“新家”
管控点受村民欢迎
昨天,记者来到奉贤区四团镇青年路自产自销管控点。在崭新的白色大棚内,长条形的销售台整齐划一,摊主则挂着统一的“准入证”。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本是一处“马路菜场”,村民们喜欢在邵厂路、青年路等马路上摆摊,最多时流动摊位达二三十处,不仅影响交通,还有安全隐患,嘈杂的叫卖声也令居民不堪其扰。
为此,四团镇相关部门共同选址,10月中旬管控点正式“开张”。73岁的陈引娟家住渔洋村,每天都骑15分钟电瓶车来卖菜。“我家有2亩地,种些萝卜、辣椒、莴笋、茭白等。以前在路上卖,经常要‘打游击’,不安全、不安心。现在这个地方好多了,日晒雨淋都不怕,每天能卖四五十元。”她说。
横桥村村民张才明,一个劲儿地为规范的管理“点赞”。“管理员特别负责,今天早上有位顾客掉了100元,他捡到后马上收好,顾客一回来就给人家了。”他说,“地上打扫得也很干净,你看,没有污水、垃圾和灰尘。”
真本事
准入退出机制完善
要评星,必须拿出点“真本事”。四团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中队长黄健告诉记者,前期设计时曾征询过周围居民意见,将居民需求纳入设计细节中。“顶篷采用的是塑膜布,雨滴打上去几乎没有噪声。我们还特地采用斜面设计,防止老鼠乱窜。”他说。
同时,管控点引入有丰富菜场管理经验的第三方进行管理。“每天我们都配了2名市容管理员,还配备了消防设施和分类垃圾桶,设置了公平秤、农残快速检测等,并规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负责管理的亿流公司综合部经理平引君说。
准入与退出机制,也是这里的特色。管控点共有35个摊位,可接纳横桥、渔洋、杨家宅、邵靴四个村的村民。村民须向村委会申请《自产自销证明》,了解“十条”管理规范,并签订文明规范经营承诺书。村委会审批发证后,每天凭证换“准入证”,每张“准入证”都对应相应编号的摊位,先来先得。同时,因摊位供不应求,证明每两周换发一次,让更多村民能有机会来销售。
退出机制则采用扣分制。一旦摊主有超范围经营、乱扔垃圾、使用喇叭招揽顾客、破坏公用设施、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便会有相应扣分或处罚,直至被收回证明并取消申请资格。
全覆盖
第二批点位正选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强告诉记者,奉贤区制定了《自产自销农产品疏导点管控点建设星级评定实施办法》,本周已启动评星工作。根据疏导点管控点建设的规模、标准、周期、实效,对全区点位评选“三星、二星、一星”,以此促进点位依法、规范、文明经营。
记者获悉,评定标准有多个方面。比如,点位须合理选址,优先设置在已自发形成的集中设摊区域或周边就近区域;建立建设管理方案,制定并落实准入退出机制;配备简易棚架、公示牌、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消防器材等设备;有专人负责市容环境秩序管理,等等。同时,对“星级”点位实行动态管理,若发生秩序混乱、卫生状况差、违法经营等问题的,将“降星”甚至“摘星”。
吴强透露,按“一街镇一点位”“一点一特色”原则,综合考虑辖区农产品特色、市容环境、交通出行、消费需求等因素,目前全区已建成12个自产自销农产品疏导点管控点并投入使用,总计摊位510余个,基本覆盖所有街镇。依托“上海市城管执法对象监管系统”,全区疏导点管控点都纳入了“上海‘摊’服务地图”,实现在线查询,并在各点位出入口及周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施分级分类执法检查监管。
“点位建成后效果显著,周边占道经营等市容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我们已经开展第二批疏导点管控点建设,结合安全、卫生和不能噪声扰民进行合理选址,争取为更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吴强说。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