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笑冰
年轻时,参加主持、演讲、朗诵等活动,登台机会不少,为要翻行头,不知不觉,长的短的,中式西式,各种颜色的小礼服就积了不少。有的明知只适合在舞台上穿,但为了那两个小时,是可以不计性价比的!
半百后,这些衣服除了晒梅,已经很少得见天日了,虽然身材并未走样到全都塞不进它们,但每天十几分钟通勤的时间,到了单位换制服,实无穿它们的必要;“驾驶”着二轮小蓝车,那些衣服既不方便舒适,更不相称,对它们的鸡肋感一年胜似一年。但是,东西无论贵贱,在实用价值上没有区别啊!所以我不但舍不得扔,遇到好看不实用的衣服还是会忍不住买。
这两年,接触到一些哲学家的书籍,了解到了他们的生平。那些启迪智慧,推动人类思想进阶的著名哲学家,生活简朴穷困的是绝大多数,还有主动选择穷困的。维特根斯坦,富二代,偏放弃巨额遗产,过苦行僧般的生活;梭罗,用一把斧子,在瓦尔登湖边自建一间小屋隐居,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他们的奢侈,是思想。
人最快最完全接受的总是自己潜意识里认同的观点。我意识深处,有一些和先哲们高度契合的理念,这应该和我以前读的书有关,只是这些理念还没明晰坚定到足以支撑自己克服虚荣心,罔顾别人的眼光。《红楼梦》中,瘌和尚跛道人说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粉渍脂痕所污”,也许我也是吧。读先哲思想,就像那玉受了瘌和尚跛道人的持诵,立刻生效。
欲望压制欲望,时间挤压时间。对一种欲望极度渴望,其他欲望自然就变得无关紧要;在一件事情上花费过多时间,必然会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时间投入。我完全理解了为什么钱锺书夫妇的家从未装修过,始终都是水泥地板。梭罗说,“智者过着比穷人更为简朴和节俭的生活”。我不算智者,更不是哲学家,生活在这个时代这座城,没必要过得比穷人更简朴节俭。但我不能允许自己不明白:衣裙上不可佩显摆,包包里不该装虚荣,衣服整洁舒适、穿搭合理即可。不是因物欲、时间被其他的所挤压而有这个理念,是它自然来到心中。至于别人打量我的眼光,如有轻视会被自动过滤——“一切衣服一旦从人身上脱下来都是可怜或古怪的,唯有穿衣者严肃的眼睛以及诚挚的生命,才能阻止旁人的嘲笑”。
不再为好看、摆设、虚荣而买,只为必需而消费。我发现,其实必需的消费确实没那么多,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又发现自己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宁坦然,由衣服饰物购买欲的降低,渐渐到对一切物质欲求的减弱,再到对名利权钱等身外之物欲望的淡化。最后发现,自己活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了!原来主动弱化物欲,和被迫减少消费的心理感受是这样天差地别。
青春之光,曾借霓裳照亮。如今,我希望先哲思想化成我的智慧之光,将布衣照亮成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