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寒风中磨砺的意志 比赛中一定用得到
第12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3-11-28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奥运冠军许海峰陶璐娜带来一堂特别的射击课

许海峰陶璐娜与学生合影

陶璐娜指导学生瞄准

位于安福路上的爱菊小学昨天特别热闹,中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和悉尼奥运会射击冠军陶璐娜前来做客。同学们与奥运冠军面对面,感受射击运动的魅力,也学习到奥运冠军的拼搏精神。

心态是关键

得知两位奥运冠军来学校做客,爱菊小学的同学们都非常激动,有很多问题想问。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慢射冠军,夺得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孩子们想知道,他是如何克服压力,改写中国体育历史的。

当时的情景,如今已66岁的许海峰记忆犹新,“比赛最后一组的时候,其他选手基本都打完了,很多人在看我的比赛。由于精力分散,前7发打得不好,所以我调整了一下,将脑子放空,然后没装子弹,拿起空枪压了压,确保自己的状态没有问题,打完最后三发,成绩是两个10环、一个9环。最终我夺冠的总成绩是566环,亚军仅比我少了1环。”

许海峰说,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事,才是关键:“做任何事都要专注,不要有非分之想。除了身体和知识是自己的,其他都不是。所以要努力积攒属于自己的东西。”

失败是财富

在爱菊小学的多功能厅,陶璐娜现场示范,教同学们使用激光训练仪练习射击。激光训练仪由激光枪、激光感应靶心等几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不大,而且易于操作上手。

“两脚成八字形分开,与肩同宽,上体保持正直”“单手举枪悬空”“食指扣动扳机”……在许海峰、陶璐娜的指导下,爱菊小学的同学们一个个抖擞精神,举枪,瞄准,射击。“看一下成绩——10环,你很棒!”一名男孩得到了奥运冠军的赞赏。

和师父许海峰25岁时才练射击不同,陶璐娜是从学校的射击社团,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奥运冠军的。同学们很想了解,她是如何将爱好变为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

“其实刚开始我并没有设立宏大的目标,但是随着在赛场上不断取得成绩,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陶璐娜启发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我曾经几进几出国家队,所以你必须坚持下去不放弃。对我来讲,从事射击运动最大的收获,不是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而是在坚持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努力付出肯定会有收获。我把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当作人生的财富。你们会明白,成长比成功更加重要。”

健康有未来

激光枪射击源自现代五项中的跑射联项。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跑射联项列入比赛项目。近年来上海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上海市射击运动协会致力于校园射击运动的推广普及。身为中心主任和协会会长的陶璐娜表示,激光枪项目进入校园后,可以配合田径项目开展一系列的跑射、趣味项目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动静结合”,既锻炼体能又锻炼心理。

爱菊小学三年级学生韩瑾心练习激光枪已经一年,射击教会她做什么事都要平和、耐心,“以前看到弟弟搭积木搭不好我都会着急,现在我和他相处得很好。”在教练的指导下,韩瑾心也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直面失败,“不用怕做不好,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开端,失败了你继续努力,多做几次,离成功就会更近。”

身为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专家委员,许海峰提到保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是国家非常关心的一项工作,他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避免长时间看电视和使用电子产品,多参加户外运动,像射击能够训练眼球肌肉的灵活性,预防近视。

一个多小时的射击课让大家意犹未尽,同学们纷纷与许海峰、陶璐娜合影留念。爱菊小学校长方继东说,两位奥运冠军的成就,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胜利,更是对坚持、勇气与拼搏精神的最好诠释,鼓舞大家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希望爱菊的学子能够学习两位奥运冠军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不言败的决心、为国争光的信念,把这种冠军精神,融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本报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