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长途拍日落 果实也需要“团队” 文化行走与人生教育 不辞羸病卧残阳 立砖房
第14版:夜光杯 2023-11-28

果实也需要“团队”

周珂银

这条道不宽,只能称之为小路。因为通往车站,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道旁有一棵柿子树,枝干粗壮,树皮厚糙,有七八米高的样子,看来有一定的树龄了。

这是毗邻东京的一个居民区,去年我刚来这里时,正值初秋,有一次路过这棵果树,抬头细望,只见枝丫叶子丛中密密匝匝地藏匿着一颗颗青色的小果子,便知这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果树。秋意渐浓,这些青涩的小果子开始泛黄,渐渐成熟,满树黄灿灿的果实,颜值高光,是一道景观。好几次,我拿着手机为它拍照。镜头里,能看见阳光透过枝丫投射在果子上形成的多彩光晕,整棵树明晃晃的,仿佛泛着金光。尤其是黄昏,在夕阳的映照下,挂在树上的果子,像一盏盏暖色的小灯笼,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

然而,我的喜悦似乎无人共鸣。果子沉甸甸了,个个饱满,有的像拳头一般大,压弯了枝头,它开始撩拨行人了。行人路过这棵树时,这些橘红的“小家伙”,时而在他们眼前晃动,时而从他们头顶擦过,竭尽“挑逗”之能事。然而,路人皆是避让,不为所动。它明明长在热闹的路旁,却像在荒郊野外似的无人问津。瓜熟蒂落,它开始啪啪地一个一个往下落。有一回,一只柿子在我眼前砸地“开花”,露出里面鲜艳浓郁的“琼浆”,狠狠地诱惑了我,让我有想采摘品尝的冲动,但是,终究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先例,还是自律了,只能是看着它零落成泥碾作尘,空留惋惜。

进入深秋,我想象,应该是繁华褪去,果子落尽,只剩下枯枝残叶了。不料,竟然还有好些个果子挺立在枯枝上,虽然表皮已起皱,色泽已黯然,但群体效应还是有的。反倒是残叶将尽,零星没几片了。没想到,柿子树的“晚景”是以秃枝和果子来构图的。只能说是我这个生长在城里的人对农作物的孤陋寡闻。然而,却分明感觉,挂在上面的果子因为没有了枝叶的烘托,愈发突出了它的凋零。就好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呀,果实是收获的象征,而收获的景象是需要团队的,繁枝和茂叶是果实的团队,一旦离开了它们,即使有果也不“实”了。这么想来,人又何尝不像一枚果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即便是享受孤独的诗人也会与月亮和影子“组团”。可见,一个拥有亲情友情的人,心底是丰润充盈的。否则,纵然表象光鲜,内心亦难免孤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