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霜
几天前,翻看手机短视频,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似乎是在一个电视台的某节目现场,几个人请上了一位中年男士,这位男士身形稍许消瘦,风度翩翩,京胡声响起,他一句叫板:千不念万不念,只念你我一见如故……然后开始唱:是三生有幸……这个人是那样眼熟,我想起来了,我见过他,还是在我刚去美国的时候。
视频中的京剧唱段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中的一个名段。当年曾经是上海京剧名家周信芳先生的代表剧目之一。热爱京剧的人都知道,那种沧桑不已带着沙哑音色又充满情感的声音正是周信芳老先生那赖以红遍全国、征服戏迷心灵的明显特点。而我看到的这个也在演唱“追韩信”唱段的视频正是周信芳先生的儿子周少麟。我清晰地记得,我认识他,见过他,多年前,在美国的纽约市。那时候,我喊他周叔叔。
那是1981年,我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上三年级,通过申请拿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收拾行装准备奔赴全然陌生的美国,去为我的音乐未来做一次全新的追求。第一站是纽约。那时逢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在1980年下半年得到了获得奖学金的通知书,机会十分难得。很快办好了出国手续,准备赴美深造。我爸爸想到了已经在美国的周少麟先生,想请他在我初去美国的时候接应我一下。
周少麟先生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基本都在国外生活定居。父母都已离世,兄妹中只有少麟一家留在上海。国门开放以后,他们想去美国,但是一时半会拿不下准予出国的手续。后来问到我爸爸,爸爸找到了上海文化局的老朋友。不久后,批示下来了,周少麟一家办理了出国手续。当我要去美国的时候,少麟叔叔一家已经去美国一年有余了。
那是1981年5月的一天,我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程到达纽约。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接我的是两位优雅的女士,其中一位就是周少麟的妻子,都叫她“周太太”。那是一位十分清丽柔和的女人,烫了短短的鬈发,眼神里盈满了笑意,讲话声音舒缓斯文,带着上海口音。车子接了我,载了我的两个小箱子,开到了纽约市里的一个公寓楼。在这里我见到了周少麟,我叫他周叔叔。周叔叔微笑着看着我,说着:“哦,祖光先生的女儿吗?小姑娘蛮秀气的。”声音低沉微带沙哑,像他的父亲。
我在周叔叔夫妇家里住了一夜,那天晚上我经过长时间的飞行,来到一个绝对陌生的国度,疲惫和些许焦虑围绕了我,只觉得十分困倦,我在公寓的一间小房间里的小床上准备休息一下。半睡半醒蒙蒙眬眬的当口,忽然听到外面屋子传来一阵断续的呜咽声,那声音应该是来自周太太,她在哭,她怎么了?哭得很伤心,出什么事了吗?我当时内心感到不知所措,是不是应该走出房间去慰问一下呢?可是去慰问什么呢?一个女孩子不该去询问大人的事吧?而且,那一定是人家的私事,也不可能会告诉我吧?还是不要去添乱吧。我把疑问藏在了心里。直到后来我被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老牌大明星李丽华阿姨接去了她家暂住,李阿姨告诉了我实情。
在周叔叔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他们夫妇带我去了纽约市他弟弟开的中餐厅。那是我去的国外第一家大型餐厅。装潢漂亮,称得上是富丽堂皇。记得我坐在一个高脚凳上,周叔叔的弟弟走过来。这个弟弟和哥哥长得不太一样,圆脸,短发,笑眯眯的小眼睛,满脸的和善。他递给我一个高脚杯,里面是满满的冰牛奶。那是我第一次喝冰凉的鲜牛奶,而我一下就爱上了这种饮料,从那以后我喝牛奶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喝。周叔叔介绍我和他的弟弟认识,只见他笑眯眯地看着我,从衣袋里掏出了几张纸递给我,我一看,竟是三张一百元的美钞。我当时就毫不客气地眉开眼笑,而我的笑也引起了周围几个人共同发出了开心的笑声。
那天我跟着李丽华阿姨走了,去了她在新泽西州的一间虽不大但却豪华的公寓。我曾在北京见过李阿姨,和她并不生分。安顿下来时,我说起在周叔叔家里听到周太太的哭声的事。李阿姨告诉我,原来周叔叔夫妇曾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儿,他们一家都来了美国。但是由于小女儿幼时经历过一些国内的动荡,心理上有了疾病。来美后经过治疗好了很多,但是天有不测,不知怎的又犯了病,很快就离世了。“她定是看见你想起了女儿啊。”李阿姨说。听到这些,我感到震动。世界很大啊,芸芸众生里,一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未经历过的事情,那是需要我用时间去一点点体会的。
初到美国的那几个月,我又经历了一些新鲜的见闻。受到过很多朋友的帮助。但是,我后来再没有见过少麟叔叔夫妇了。直到最近又看到了他的演唱视频,知道他后来很快就回国了,回到上海,接着唱他的老父亲传授给他的剧作。我也得知,在2010年,他因病去世了,年仅76岁。而我,会永远记得,在我去美国的第一天,是他和夫人接待了年轻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