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皛珺
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初三(3)班
没想到,自初次听到鲁迅的名头,已经过了近十个年头。而如今,初中阶段与鲁迅的邂逅也要告一段落。读鲁迅的作品,又何尝不是种相遇呢?现在写写这些,也算是总结这几年与鲁迅的相遇,再画上个句号吧。
小学时的课文《少年闰土》深入我心,我一直钦佩着里面的“小英雄”,看到书下注释说是选自《故乡》,一回家便上网搜了全文来看。虽然被闰土的今非昔比所震惊,但也确实喜欢上了这篇有深度的文章,喜欢上了鲁迅的文字。
这是一次与鲁迅的偶遇,也是第一次与鲁迅正式的相遇。
再次遇到鲁迅是在七年级。温情的回忆与犀利的批判兼有、被盖上“必读书目”水印的《朝花夕拾》被缓缓打开……
我来到富有勃勃生机的百草园,枯燥的三味书屋,走进充满温情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见到了古板迂腐的寿镜吾,愚昧粗俗却淳朴善良的长妈,朴实方正的藤野先生,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清朝留学生……感受着鲁迅对童年快乐以及对他来说可以称得上是至亲之人的怀念,以及对封建制度思想的批判,对国人的唤醒。
我首次认识了“旁观者”——过度自负,冷漠麻木的一群看客。这群人是否也影射了当时的国人?可能有部分,但绝不是全部。毕竟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还是出现在“大批判家”鲁迅的笔下的。
思绪从散文集中抽离,小说集又如潮水般铺天盖地地涌来。
这一次我闻到了豆麦的香味,看了一出似不怎么好的戏,却听见了阵阵说笑声,夹在只剩悠扬笛声的夜气里,飘到远方去了。可一眨眼,我身处剧院,台下人多得连我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与台上花花绿绿连成一片,闹心得很。
闰土又在我眼前展现,可原先清晰印在我脑海中四年的形象突然模糊不清。反倒是那个被动的、木偶人般的清晰起来了。由于思想物质都被社会黑暗所压迫,他骨子里的奴性与日俱增。鲁迅唯一念着的,因其而美好的故乡,全都消散在阴晦的天气里。故乡以及留在故乡的人的生活每况愈下,当时整个社会也在风雨中每况愈下。
等级分明唯利是图的恶毒旁观者让周围充满了阴冷的气氛,写得一手好字的读书人却因自己的迂腐,在哄笑中孤独地走向了无人在意的死亡的角落。
这是何等的悲哀。
今年五一有幸去过绍兴鲁迅故里与鲁镇。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年少的鲁迅在自己的“乐园”里拔何首乌。可意识回笼,百草园确是杂草丛生。我的心竟也笼在一层悲哀之中闷闷地痛。我不禁怀疑美好是否真的存在过。如今除了越长越高没人打理的杂草,来来往往只为拍照打卡的游客,还剩下什么呢?
耳边隐隐传来咚咚锵锵的嘈杂。那一刻,我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紧锁的眉头,他的忧虑,他的迷茫痛苦,似也在我眼前铺开来了。可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所有的美好的不美好的终将逝去。
句号是暂时的结束,但同时也是新的开始。这也是相遇,并且我们还会相遇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