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最贵的快递 新年围观快闪 偶遇求婚佳事 登高佘山,看“图说”科技之美 为什么冬天容易心梗? 装支架后还能运动吗?
第6版:上海新闻 2024-01-02

登高佘山,看“图说”科技之美

上海天文博物馆举办《科学画报》90年天文主题展

用一场登高为2024年的到来开个好头吧!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近日“上新”啦,一场名为“科技之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90年天文主题展”,将为天文爱好者们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天文对话。本次展览展期3个月,至2024年3月31日结束。

《科学画报》90年天文知识盛宴

1933年8月1日,《科学画报》在上海创刊,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在创刊之初,就已确定科普方式是“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和照片”,介绍“世界最新的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谐说、游戏”。

基于《科学画报》90年来刊登的天文科普文章,主题展从“探索”“记录”“变化”“对话”四个部分展开,涉及天体知识科普、天文摄影、天象知识科普与预测、天文学家精神等丰富内容,在佘山之巅为观众朋友带来一场天文知识盛宴。

专家撰稿是《科学画报》一大特色,自创办伊始,就有蔡元培、竺可桢、任鸿隽、秉志、翁文灏、张孟闻等大家撰稿。例如,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科学画报》曾开展一系列预告,并为迎接哈雷彗星举办天文竞赛。本次展览回顾了相关报道,配以1910年佘山天文台所摄哈雷彗星照片,再现当年盛况。

上海天文台的众多天文学家都与《科学画报》有不解之缘,他们在专注科研之余兼顾天文科普。在我国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看来,“科学家作为科学传播链中的发球员,奉献于科普实属责无旁贷”,他本人坚持天文科普工作,在《科学画报》上总能看到他的科普文章。

天文摄影师打造“星空之境”

此外,本次展览还邀请了戴建峰、华少等国内顶级的天文摄影师,打造“星空之境”,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有位署名“XYZ”的作者早在1933年就于《科学画报》中阐述天文摄影的优点,指出“自摄影技术应用于天空后,新发现的星象,顿时增加,遂引起天文学上的进步”。

展览最后部分设置了翻翻板互动装置,问题选自1935年第2卷第17期《关于天文的十个问题》。展览期间将同步推出相关讲座和论坛,并开发配套教育活动。

1900年,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前身——佘山天文台建成。这也是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天文台,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天文学普及基地。2023年4月底,它历经修缮后“回归”,至年底已迎来近25万游客。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