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雪中即景(钢笔画) 大盘鸡 托尔斯泰的最后一站 吃年酒 城市的温度 同学烘焙师
第12版:夜光杯 2024-01-15

同学烘焙师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徐立新

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最近迷上了烘焙,周末爱在家做面包、蛋糕等。他照着烘焙书做,一做就是一两个小时,认真专注。我和爱人都没去阻止和打扰他,儿子平时的兴趣爱好并不多,难得有一个,要支持。

因为支持,我和爱人也理所当然成了儿子烘焙成品的“品鉴师”——看着像那么回事,吃着还行。

渐渐的,儿子不再满足于只请我们“品鉴”了,他要把面包带给班上的同学吃,首先是他的同桌。但那回面包烤得有点糊,品相不好,我觉得他的同桌女生不会喜欢。果然,他有些失落地告诉我,同桌没有吃,“不过,被其他几个男生吃了,评价还不错。”

儿子第二次带给同学的是米糕。他先把米打成糊,再煮熟,加入发酵粉、白糖等配料,经过一夜冷却定型,第二天带到班上。反响不一。有同学说,不够甜;有同学说,怎么有些馊味。儿子就一一跟他们解释,吃太甜的不好,糖会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有馊味是因为经过了发酵,是安全健康的。

第三次,儿子又带去了奶油面包请同学们品尝。回来后,他兴奋地说,一共有8个同学吃了,都打了分,给了评价,他都记录了下来,然后拿出个本子念给我听:某某同学打了4.9分(满分5分),说好吃到“吐”;某某同学给了5分,说下次多加点糖;某某同学评了4.8分,说底部不再黑不拉几的,下次给她多分点……

儿子还说,已有12位同学向他预订了下周的面包。我说,你分面包没有影响同学们学习吧。儿子说,当然没有,课间发,“让他们补充能量,不再小困小饿啊”。

我为儿子点赞,也会支持他——明年他就要小升初了,将与同学们分别。同学情,尤其是少年时代的,对当今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他们学业压力大,平时除了同学,基本上没什么朋友,周末想找个玩伴都很难。

我想,对儿子和他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份美好的记忆。多年后,他们或许不一定记得班上谁的学习好,但一定会记得有个给他们做烘焙、带面包给他们吃的同学。

孩子眼里没有真正的竞争,他们终究是天真无邪的,乐于与同龄人分享的,内卷成绩的,其实是大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