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首届“感动青浦”先进事迹展示活动
青浦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主战场,也是上海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当前,青浦区正朝着“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保障进博会 笑迎八方客
徐泾镇是进博会永久举办地。每一届进博会都是上海青浦向世界展示形象的一次重要窗口。徐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于2014年10月开始运行,选址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约1公里,成立徐泾镇“微笑四叶草”志愿服务队,2015年成为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交通引导、信息问询、秩序服务、应急救助、语言翻译……“微笑四叶草”在“家门口”传递“幸福名片”,展现“上海之门,会展之城”的热情与风采。2018年“微笑四叶草”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爱需要传承,志愿精神也是。”张同伟全家三人,都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担任志愿者,“微笑四叶草”的志愿精神在一家人中流淌。王毅皓是徐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长期管理志愿者,从前期招募志愿者,到会展期间帮助前线志愿者们解决问题、传递信息,他全程“在线”,帮助志愿者们做好岗前培训,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宾客。
弘扬志愿精神,点亮文明之光。作为进博会主战场,徐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与87家央企、市企、高校成立“微笑四叶草”志愿服务联盟,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保障服务进博会的志愿服务中来,为打造国际会展服务发展带增添活力。创新打造具有组织枢纽和综合保障功能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博站,联合区域内外丰富资源,形成集活动、服务、项目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平台。
建文明社区 提升幸福感
赵巷镇是青浦区建设发展的前沿阵地,是G50主干廊道上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节点。
赵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依托区位优势,以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的发展契机,探索志愿服务建设新模式,坚持“文明实践+社区治理”新路径,着力引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基础性社会服务向参与社区治理发展。“社区治理师”文明实践项目,为全镇80个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治理“强筋壮骨”;“社区政工师”项目,开展党史教育、综合整治等各类宣讲文明实践活动;“社区健康师”项目,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传授护理专业、营养专业、心理专业等专业知识;“社区规划师”项目,打造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微更新品牌,让更多居民了解、支持和参与文明实践。
近日,赵巷镇和睦村开展了一场“柿柿如意”手工编织活动。“现场有老师专门来教我们制作,平时没有这样的机会,增加了我们在村里的幸福感。类似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有很多。”一位村民边感慨边晒出自己的学习作品。零距离贴近市民,全方位服务百姓。赵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文明幸福指数“双提升”,文明实践新风尚逐渐形成。
线上加线下 树品牌项目
水韵江南,人文青浦,因水而立、兼容并蓄。拥抱历史,立足江南文化特色,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了“青”心有约“天天享”、“4个100”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将江南文化的生活场景、历史记忆与地方特色融入现代生活,让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全民健身和健康养生文明实践活动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坎。近年来,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文明实践”模式,设计开发“文明实践在青浦”点单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截至目前,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累计发布供单5万余单,线上线下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万人次。
青浦区还联合江苏吴江区、浙江嘉善县举办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暨优秀志愿服务创新项目集中展示活动,推动长三角志愿服务团队专业化提升和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打造,以志愿服务力量助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打响长三角志愿服务品牌。
面向未来,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逐步打造成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奋进青浦现代化枢纽门户建设新征程的“凝心”平台,培育时代新人和弘扬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携手群众不断绘就新时代青浦的幸福画卷。
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