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泡饭辰光(插画) 关于友情的注释 往事如风说感恩 醋熘肉丝 旅行读书记 十二楼的风景
第15版:夜光杯 2024-01-17

往事如风说感恩

凌寒

懂得感恩是一种品格,作家徐策的散文、随笔集《文学的朝圣者》,便是聚焦在“感恩”主题上的一种尝试。第一编“遇见贵人”,由《回忆恩师沈善增》等九篇散文组成,这些忆述均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的特点,即着笔生命中所遇到的贵人,由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因缘交集,经过这些作者所谓的“贵人”的或教诲提携,或点化指路,或给予机会等,给作者的坎坷崎岖的奋斗之路带来转机;或身处成长中的烦恼,努力向上、向善,做更好的自己却找不到路径的苦恼困惑之中,带来质的变化,从而让作者迷茫困顿的生活、职场,有了天阔地宽的转捩点,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回忆恩师沈善增》,写了知名作家、上海作协青创会教头沈善增与作者长达三十多年的师生情、兄弟谊,作者受教受惠于恩师的地方甚多,可是后来在精神层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由此感到遗憾和困惑。徐策说:“恩师不幸过世已有五年了,我早就想写一篇回忆文字。因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既有文学方面的,又有学术性和理论性的,感觉不好写……现在才下笔,以志怀念和感谢。”这篇文章在《上海作家》网等刊发,有了较大反响。

《捣蛋鬼外公其人》,写了作者妻子的外公,其自由潇洒、跌宕自喜而又晚景暗淡的一生,从世俗眼光看,却是一种捣蛋、失败的人生。《苍黄背影:老顾与老许》,写了厂长老顾,所长、原手工业局干部处长老许伸出援手,使作者绝路逢生的故事。

《老表龙虎兄弟》和《庙湾的姨娘姨父》,均为乡土散文。前者写作者的表兄阿虎、阿龙两兄弟或聪明活泼有天赋有能耐,或天资平平其貌不扬为人低调,但殊途同归,大半生都灰暗沉闷。同乡袁伟文说:“读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时代的乡土人情,让人倍感亲切。”《庙湾的姨娘姨父》,写作者乡下的姨娘姨父,姨娘是续弦,但是他们与作者外公外婆的亲情关系始终如一。姨娘有着传奇人生,让作者在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记述上海早年在河滨大楼打拼的“娘姨族”,有了第一手素材。

徐策出生于1958年,这个年龄段尴尬的生存环境将会遇到的一切,大致都遇上了。徐策说:“我收获了相对较好的人生,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敝帚自珍。回望过来路,笔端流出对所遇贵人深深的感恩、感戴、感念之情。”这些忆述之作,文字平实质朴,叙述表面平静,内在波翻浪涌,饱含感恩深情。

第二编“屈家桥往事”,内容包括作者童年、青年生活地——虹口区屈家桥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四个传奇:《鱼虫女绮贞》《“外国人”曼丽》《麦家姆妈》等。这些人可哀、可怜、可笑、可叹、可恨,也不无可爱、可泣之处。

这本集子里,作者还尝试为文字配图,共有18幅,包括白描插图、iPad指尖画彩图各9幅,也为本书增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