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余华苏童坐镇直播间 两颗乐坛新星今晚“碰撞” 女唐僧与女悟空 你看过吗?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4-02-29
让文学和更多人产生联系

余华苏童坐镇直播间

昨晚8点开始,“与辉同行”抖音直播间继《人民文学》之后,拉开了又一场作家谈文学、谈文学杂志的大戏帷幕。原本一小时的直播时间,被董宇辉的提问+作家们的唠嗑拉到了两个半小时。在这充满欢声笑语和时时爆出金句的150多分钟内,《收获》杂志卖出了6.3万套双月刊,1.2万套长篇小说季刊,实洋超过1240万元,码洋2000多万元,最高实时在线人数48万。昨晚,文学再次变成了大家所希望看到的热闹场面。

1957年由巴金、靳以创办的《收获》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卓然。《收获》包容接受了一批年轻的名字,成为大家攀登的珠峰,用余华的话来说是“全中国文学的道琼斯指数”。

在苏童心目中《收获》是一个温馨的所在,一条通往温馨的道路,与他的人生和事业有关。

余华的很多作品都首发于《收获》。回忆往事,余华认为是《收获》挽救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小说后面一半是删掉重写的,就是因为过不了编辑这一关。在严格要求下,后面一半推倒重写。”

文学是润物细无声。作家上直播,是因为镜头的另一端维系着对于文学的热爱,直播的形式是让文学和更多人产生联系。用董宇辉的话来说:“直播间就是一间超大的没有墙的书店。”

对于如何选择阅读的书籍这样的问题,余华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太多,一辈子看不完。”而苏童告诉读者,“阅读到了一定阶段,一定要学会告别。”

在遭遇了近日互联网上的种种无奈之后,董宇辉在言谈间也不自觉地提到“越表达越误解。”

余华认为,语言是一种沟通能力。表达是单向的,而沟通是双向的。

苏童则把误解和写作相结合,“误解是写作的一部分命运。表达得基本没问题也会被误解,表达没有楷模式的标准。我和余华的友谊就是建立在误解上的。”他调侃道。

余华在别人的作品里感受到自己,“年轻时读伟大作家的作品,他们写下的也是我们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一种亲切感,要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同情和怜悯之心和幽默感。别人的遭遇你能感同身受,才能在一部作品文字所写下的丑陋之中依然读出怜悯。”

“文学有把人拉近的功能。想和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与他共读一本书吧。”董宇辉最后这样把大家导向阅读。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