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杨佳辉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 受访者供图
在崇明中兴镇红旗村,有一家名为“河畔农庄”的民宿。每当有客人入住,老板就会开着车赶来,拄着双拐下车,露出灿烂的笑容:“腿脚不便,让您久等了。”他叫杨佳辉。4岁那年,一场车祸使他高位截瘫,从此与拐杖轮椅为伴,但之后的人生却一路“逆袭”,不仅考上大学、通过司法考试,还创办了合作社、开起了民宿,创造了数十个残疾人就业岗位。
致残
杨佳辉今年30岁,在他的记忆中,4岁是他人生分水岭。那年他因一场意外高位截瘫,从一个聪明的孩子,变成了残疾娃。不久,母亲弃家而去,为养家,父亲只得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杨佳辉的人生开局,一下子变成了“困难模式”。杨佳辉说,那时他意识到,必须要做些事情“自救”。不能拖大家后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成了他最大的念想。
到了上学的年龄,杨佳辉坚持要去普通学校念书,说就是爬也要爬着上学。他的求学故事引发各界关注,在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及政府部门的关心下,杨佳辉上学的具体办法很快确定。2000年9月1日,杨佳辉被爷爷背着走进中兴镇中心小学,圆了上学梦。
杨佳辉记得,自己小时候非常孤独。小朋友一些无心之言,对自卑敏感的他而言也会变成冒犯,内心的苦闷无处消解,唯有努力学习他才能找到安全感。“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是我当时最后的救命稻草。”杨佳辉说,回想起来,那时他就是在和自己的残疾较劲,拼尽全力要让自己比别人更加优秀,以此来弥补内心的伤痛。
天资聪颖,加上异常努力,杨佳辉考入了崇明重点中学,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政法大学,并通过了司法考试。“那时我就想成为一名律师,在市区工作生活,就是最好的未来。”杨佳辉说,踌躇满志的他没想到,后来现实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回乡
2016年,即将毕业的杨佳辉进入了一家市区的律所实习。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身残疾带来的不便,远比想象中要大。
“以前我们农村孩子都觉得坐办公室要比种地轻松,这也是大家努力学习的动力,后来我才发现是自己误会了,当白领一点都不比农民轻松。”早高峰地铁挤不上,那就每天5点起床赶早班车。没办法跟着老师出外勤,只能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查案宗、录入信息,一天坐下来腰酸背痛。披星戴月的实习生活坚持了没多久,他就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律师梦,万般无奈回到了家乡崇明。
那段时间,杨佳辉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万念俱灰,他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吃尽苦头、拼命要强的结果居然是回到了原点成为了待业青年。幸好颓废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区残联工作人员找上门,邀请他前往享农专业果蔬合作社参加培训。不做律师做农民,造化弄人让他哭笑不得,最后勉为其难答应了,但很快杨佳辉就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与杨佳辉同一批到“享农”培训的残疾人共有50余人,他被安排在电商文案的岗位。不久,文笔不错、工作认真的杨佳辉就得到了“享农”理事长的垂青,不仅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还将合作社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倾囊相授。通过学习,杨佳辉意识到,现代农业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劳作,土地集约化,产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才是现代农业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崇明这座有着独特生态优势的上海后花园,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风水宝地。
创业
在“享农”学习工作的两年,杨佳辉完成了从法学生到“新农人”的转变。从合作社“毕业”后,他与父亲在中兴镇承包了150亩土地,开始种植水稻。杨佳辉决定采用“稻田+小龙虾”的种养结合模式,小龙虾为水稻松土增肥的同时,水稻也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两者形成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不仅减少化肥、药物的使用量,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合作社运营进入正轨后,杨佳辉又开始着手拓展民宿业务。借着2018年崇明成功申办花博会的东风,他将自家在中兴镇的老宅进行改造,开辟出十几二十个房间开办了名为“河畔农庄”民宿。通过他的努力经营,以及各界人士的大力帮助,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实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也让回头客越来越多。如今,每逢节假日,民宿的预订量基本都是爆满,常常一房难求。
事业越来越好,杨佳辉开始想着要做些事情回馈社会。他来到中兴镇残联,希望他们能介绍有工作意向的残疾人到合作社工作,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自2019年起,杨佳辉的民宿、合作社都会聘用残疾员工,以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方式进行续约。4年来,共与12名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帮助每人每年增收约4.5万元;共与120余名残疾人签订劳务协议,帮助每人每年增收近万元。“聘用三位残疾人,才能完成一位健全人员工的工作量,但这件事必须要做,我自己就是受着大家的帮助一路走来,如今该是我报答社会的时候了。”
许多入住民宿的客人都喜欢找杨佳辉聊天,他也不介意说起那些曾经难以面对的往事,还会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生活的魅力正是在于变幻莫测,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往往只是一线之隔。杨佳辉如今觉得,曾经的每一分努力都没有浪费,拼尽全力做最好的自己,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在实现梦想的大道上,他正一路“飞奔”向前。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