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中国坚定做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第3版:全国两会/现场 2024-03-08
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坚定做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天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指出,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人类社会遭遇多重挑战。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做这个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 一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实现全覆盖,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阿拉伯、中国—拉美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果

■ 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实现金砖历史性扩员,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篇章

■ 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斡旋缅北达成停火协议,坚持政治解决所有热点冲突

中俄关系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民间交往热情高涨。去年,双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提前完成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俄双方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旧时代的大国关系新范式,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当今世界,霸权不得人心,分裂没有前途,大国不应对抗,冷战不能重来。中俄关系顺应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促进大国良性互动、推动新兴大国合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欧关系

去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各层级交流对话全面重启。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联结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在动荡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中欧并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战略矛盾,双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我们希望中欧关系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一个强大的欧洲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同样,一个强大的中国也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中欧应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

中非关系

中国外长每年首访选择非洲,这一传统至今已经坚持34年,在国际交往史上独一无二。因为中非是肝胆相照、命运与共的兄弟。中国连续1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中非民众的心越走越近。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将于今年秋天在中国举办。届时,中非领导人时隔6年将再次聚首北京,共商未来发展合作大计。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关乎两国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和世界前途。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保持对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我们的立场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对中美关系半个多世纪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大国交往规律的把握,应当成为中美双方的共同遵循和努力方向。

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取得一些进展,这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作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而不在中国。如果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必将害了自己。我们敦促美方认清历史发展大势,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积极务实地开展对华交往,言行一致地把承诺落到实处。同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走上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们始终愿意与美方加强对话沟通,推进各界人士友好往来,架起更多相互了解的桥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我们相信,双方完全可以找出一条两个不同大国在这个世界上的正确相处之道。

全球热点

巴以冲突

这是人类的悲剧,更是文明的耻辱

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10万平民伤亡。21世纪的今天,这场人道灾难竟然无法被制止,这是人类的悲剧,更是文明的耻辱。国际社会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将立即停火止战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将确保人道救援作为刻不容缓的道义责任。加沙民众有权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妇女儿童应该得到亲人们的呵护。所有被扣押人员都应得到释放,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都应被制止。

加沙这场浩劫再次提醒世人,巴勒斯坦领土长期被占领的事实不能再忽视了,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的夙愿不能再回避了,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更不能世代延续,迟迟不予纠正。只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以公道,全面落实“两国方案”,才能彻底走出巴以冲突的恶性循环。

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始终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我们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呼吁个别安理会成员不要再为此设置障碍。我们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乌克兰危机 中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习近平主席亲自同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各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中方专门就此发布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为止战和谈铺路架桥。

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只要各方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妥善解决各方的合理关切,欧洲就能真正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中方期待欧洲大陆早日恢复和平稳定,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南海和平 推进“南海行为准则”商谈

南海能保持和平稳定,离不开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作出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两个坚持:存在的争议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加以妥善管控解决,海上和平坚持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加以维护。这也是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核心要义。

关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都要继续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时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设立更加富有效力和实质内容、符合包括海洋法在内国际法的地区规则。

全球南方 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正在深刻改写世界经济的版图。

“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是百年变局的希望所在。

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全球南方”的坚定一员,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

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意识到,人类的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创造。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多极化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方的主张是,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不能再允许个别或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不能再允许以实力地位把国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

发展机遇

去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中国发动机仍然强劲,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唱衰中国必将反噬自身,误判中国就将错失机遇。

斡旋外交

我们注重从国际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首先是坚持不干涉内政。第二是坚持政治解决。第三是坚持客观公正。第四是坚持标本兼治。

技术共享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清楚阐明了中方的态度和主张。如果企图在人工智能上也搞什么“小院高墙”,将会犯下新的历史错误,不仅阻挡不了各国的科技发展,还会破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削弱人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一带一路”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累累硕果,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不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我们期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

纵容支持“台独”就是挑战中国主权

如果现在还有人纵容支持“台独”,那就是挑战中国的主权。如果个别国家执意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那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我相信,大家迟早会看到一张国际社会遵守一中原则的“全家福”照片,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们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继续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的底线也很清楚,那就是绝不允许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台湾岛内谁想搞“台独”,必将遭到历史的清算。国际上谁要纵容支持“台独”,必将引火烧身、自食苦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