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鱼鸭图(中国画) 身份的转换 普绪赫女神的造梦空间 浑身是戏 “安藤樱的苦恼”
第13版:夜光杯 2024-03-08

浑身是戏

石磊

合肥张家真是阔气,一门数杰,星光熠熠。张家这一辈里,出各行各业的翘楚,近代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张家四姊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俊美与斯文,都是拔萃级别的,多少是一宗传奇。特别有意思的是张家四姊妹,个个能戏,大小姐嫁的就是昆剧传字辈的顾传玠,四个女孩子,从小在家搭伴唱曲演戏,玩得不亦乐乎。此种富贵华丽,张家四姊妹,真真是绝响了。

冻雨春寒日,翻阅闲书,读到张家二小姐张允和的集子《曲终人不散》,内里一篇《七十年看戏记》,是允和小姐暮年75岁时候,写的回忆文字,真是好看。

允和小姐生于1911年,母亲陆英是个戏迷,童年乘凉时候,这位戏迷母亲,给孩子们低低唱过《黛玉悲秋》《杨八姐游春》,允和小姐人到暮年,依然记忆犹新。后来张家搬到上海居住,母亲在戏园子里包有包厢,按季结账。身为一家之主、大家庭的CEO,母亲的日夜忙碌操心是可想而知的,自然不可能天天晚上去戏园子,只有逢到好戏,母亲才会去。平日里,母亲总是让保姆带着孩子们去看戏,允和小姐自陈,“我是这样坐在或是跪在保姆腿上看了六七年的戏,主要是京戏。”

这种童年启蒙式的艺术教育审美熏陶,我们中国人代代相承,是多么圆满、多么了不起。于钢琴考级弥漫吾国吾民之前,其实我们也有如此优秀的儿童美育系统,运转得春风化雨卓有成效。

元和小姐回忆,她最喜欢的,是气派非凡的大花脸,勾脸奇特,堪比毕加索马蒂斯,唱腔如洪钟澎湃,比《图兰朵》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舞台上的生动夸张浓烈甘美,都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元和小姐讲,“我最熟悉猛张飞和美髯公关羽,他们一出场我就认识他们。张飞的天真、妩媚、莽撞、粗野,都使人好笑而又爱煞人。大花脸中最使人钦佩的是关公,关公对刘备和刘备一家,甚至于对他的敌人曹操都那么义气,都叫人钦佩。他的丹凤眼、卧蚕眉、大红脸,那一副威严、庄重、正义凛然的样子,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张飞的妩媚,是多么高级的美,小小孩童,于戏园子里,轻轻松松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了。关云长的丹凤眼、卧蚕眉,又是一种多么洒然的老克勒,以及关于英雄男儿的一等忠义,这些美,这些人世间的价值观,一起种植在了幼龄孩童的心田里,这是何等成功的艺术教化。

允和小姐的文章里,还讲到,当年小小年纪,就偏爱看小生、小旦的戏,扭扭捏捏、哭哭笑笑的表演,对剧情并不十分了解。可是“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戏,深刻印在小脑子里,这个概念的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允和小姐长大以后,立的心愿,是嫁人要选一个知识分子。果然,允和小姐恩爱一生的夫婿是周有光先生。

稍稍长大,张家姊妹们在家里自扮自演,生动可喜。从小看得多,好像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欧洲老派人家,也常见有自家子女,弄一个四重奏小乐队玩玩的,中西方殊途同归非常比翼。允和小姐特别提到姊妹们演戏,《三娘教子》,大姐姐元和演三娘,三妹妹兆和演薛保,允和小姐演那个子,小东人,跪在地上,头上顶一根家法,父母长辈用来打孩子屁股的木板子,允和小姐说,通常家里演戏时候,是顶一根筷子,小东人跪在那里,讲,“娘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娘啊!望母亲一下也不要打了。”真真娇滴滴的发嗲典范,化家暴于温存,温柔敦厚,美极美极。

允和小姐的母亲36岁就去世了,留下九位子女在人间,一个戏迷母亲给予子女的童年启蒙,是深沉和丰厚的。允和小姐讲,如果从五岁看戏开始算,到她写这篇文章的1982年,她看戏整整七十年。一辈子,浑身是戏的中国女子,有福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