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冲刺在即,学业压力自是不言而喻。最后一个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运动成绩?大同初级中学体育教研组长黄琳给出的方案是:除了要抓紧学校每天一节的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课时间,珍惜每一次早操的机会,更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练习。
“无论是跳绳失误多,还是仰卧起坐无法满分,归根结底还是体能跟不上。”黄琳坦言,体育成绩的提高,靠突击训练不仅很难实现,还容易造成损伤。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基础体能,增强运动能力,学校不仅在寒暑假布置了体育作业,也为初三同学们定制了体育作业,鼓励大家在家里、在小区甚至在上下学路上,利用便捷高效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50米、立定跳远等对下肢力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她会建议同学们除了用走楼梯代替电梯外,还可以网购适合自己的小沙袋,绑在脚上,开展脚踝负重练习。黄琳说,这样的脚踝力量训练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在等公交车时,可以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脚跟悬空,一上一下进行提踵练习。
“不要心急,还是要循序渐进。”黄琳说,就拿4分钟跳绳来说,这是同学们普遍选择较多,也是大家觉得比较容易拿分的项目。一些同学还没有拿到满分,有些心焦。其实,在体育老师看来,归根结底还是肌肉耐力不够的问题。一些同学仍习惯性用大臂发力,而不是手腕的摇转来控制跳绳,容易疲劳,且动作容易变形。这种情况,可以先试用带绳柄且较轻的“珠节绳”开展练习,通过阻力小、次数多的练习,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之后,再逐步过渡到中考用绳,效果更佳。
黄琳从小接受专业田径训练,从多年运动经验出发,她还有个赶考小贴士想叮嘱同学们——考前一天,千万不要洗太久热水澡,别让肌肉太过放松;也千万不要突击训练,让肌体太过疲劳。一些孩子容易上场慌,她便会在体育课上架起摄像头、组织“观众”,营造“氛围感”,让孩子们练胆量。她也想对同学们说,走上考场前,不妨深呼吸,脑子里过一遍动作要领,让自己冷静下来,再热血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