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星期日
文化地标大门不断打开 社会大美育为日常生活添彩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3-20

文化地标大门不断打开

上博东馆正在逐步开放,步行10分钟可达隔壁上图东馆的“捷径”,已被市民“踩”了出来。同一个地铁站旁,还有早就人气爆棚的东方艺术中心……春日,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城堡门口,有人在写生,有外地游客凑上去问,上海还有哪里好玩?画画的人回答:中华艺术宫,免费。餐厅里,人们交流的对话也是:“中华艺术宫最近的林风眠、吴冠中大展很体现海派文化……”周末上海去哪儿玩,已成为社交媒体“找搭子”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到上海各个角落如春笋般“冒”出来的文化地标里转一转。

文化地标的大门究竟该如何打开?今天上午在友谊会堂举行的上海公共文化工作建设会议的桌上,摆放着两本书:《邂逅大美育: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纪实》和《上海市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指导手册》——让人更多领悟到文化是教育,文化是“树人”。上海的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整套系列工程。首先,要在制度上有新突破,编制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就列入了新一轮的民心工程。全国首部美术馆省级规章《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上海市博物馆条例》等也正在立法规划中。

上博东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大型场馆开放之际,城市更新过程中家门口小而美的空间也让人们的寻美之路更丰富、更多元。全市已推出“演艺新空间”100家、“美术新空间”15家、“家门口好去处”205个,完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一轮更新提升63个,建成了新型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14个……

上海的文化地标正在逐渐打开大门,打开之后呢?已成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建筑阅读完之后呢?这些“可阅读的建筑”等等美好空间,更需要好的内容去充盈,比如113个“社会大美育”课堂,再比如全年各场馆近8000场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上海推出“何以中国”“对话世界”“何谓海派”等文博美术大展,已成为现象级的大展,正在激活城市流量、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今年,上海还将继续开拓高品质公共文化的新格局,推动文化赋能城市的新空间,构建人民城市美育共同体,让文化地标大门打开之后的空间、活动、服务、感受更沁人心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