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人形机器人帅气亮相 本报记者 孙云 摄
会360度翻身跳跃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是“舞林高手”
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两大前沿技术的结合,人们如何形象地理解“具身智能”这一崭新的前沿科技?在昨天于徐汇西岸开幕的2024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中科院计算所的科学家蒋树强向记者们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可能未来采访我的就是机器人,而不用再辛苦记者举着话筒了”;在台下聆听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演讲的程序员们,看到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走梅花桩的视频,则联想到“如果让它玩跳舞机,得分一定很高”。
相对于这些通俗生动、科普化的理解,徐汇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想得更加深远。记者在大会上获悉,徐汇区近日发布扶持政策,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孵化空间也在漕河泾揭牌成立,已吸引5家企业入驻。
应用想象空间无限
具身智能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会专家蒋树强、卢策吾等都表示,我国的具身智能研究和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中居于前列,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例如,人们经常在提到具身智能时用于举例的“人形机器人在家庭中照护老人居家养老”概念,业界普遍认为将会在30年后成为现实,卢策吾对此有更加乐观的预期。专家们还指出,各个行业都具备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想象空间无限。
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徐徐启幕,产业链各环节迫切需要一个交流互动的尖端平台,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应运而生。本次大会聚焦“具身共生,智塑未来”主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促进学术分享与交流、产业合作与互动,推动“产学研用”联动发展。
在内场的论坛和学术交流环节,业界人士交流热烈;在外场,各种机器人也是夺人眼球。能够流畅交流对话的客服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的四足机器人、匹配多种流水线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各大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法宝”,展示了具身智能在通用场景、专业领域、垂直工业赛道的最新应用成果。
创新联盟正式启动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上海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双高地”,也是最早发力具身智能领域的先行者。昨天,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正式启动,初始成员包括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徐汇区近期也打出了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组合拳”。
在大会现场,徐汇区相关负责人对上月发布的《徐汇区关于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进行详细解读,明确支持范围涵盖关键技术攻关、开放协同创新、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引进优质企业、总部企业落户、提升企业规模、拓展“具身智能+”应用、打造“智造空间”、拓展融资渠道等内容。
“具智+空间站”启用
近日,上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在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徐汇“具智+空间站”正式启用,首批入驻的清芸机器人、乐白机器人等企业也与中心一起在大会现场亮相。中心负责人表示,漕河泾及徐汇不仅具有雄厚的科创实力、人才沉淀和完备的产业链,还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对于居家养护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徐汇以及上海的养老市场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应用场景,所以,相关领域的许多科研团队和企业都对入站很感兴趣。
目前,“具智+空间站”一期面积近1800平方米,年内计划扩大到1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有近10家涉及智能感知、交互、运动系统研发及本体制造等领域的企业意向入站,中心将与知名高校、头部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强合作,锁定具身智能产业链核心领域,探索“双线五联盟七平台”赋能创业团队的高质量孵化模式,推动徐汇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增添新的“智慧名片”。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