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斑马鱼悠然“游”到400公里之外的太空 不学习,就当不好“小巷总理” 上海航天助力第四次太空会师
第3版:要闻 2024-04-26

不学习,就当不好“小巷总理”

孙云

杨浦区五角场东郸小区上周末刚刚完成拆除重建后的摇号选房,它不仅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后第一个摇号选房的拆除重建项目,也是2023年全市率先启动和体量排名第三的拆除重建项目。虽然各种工作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仍创下了签约率和腾房搬迁率“双一百”的优异答卷。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争科连续56天吃住在居委会,既是居民的“服务员”、台账资料的“整理员”,又是老百姓的“调解员”。谈到东郸小区啃下这块“硬骨头”,这个从部队转业后先到企业再到社区工作的“兵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社区工作对居委干部的要求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所以我不仅自己要多学习,关注了很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看居民区工作的各种推文,也经常对年轻同志说,要加强社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张争科的感受并非个例。一方面,如火如荼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如果说每个社区工作者都有一个工作能力建设的“武器库”,那它不仅要种类丰富,还要火力强大,才能应对如今的社区工作要求;另一方面,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需要解决的课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许多老传统、老经验派不上用场了,许多问题都需要一线社区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去解决。而且,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相较以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高学历者加入到专业社区工作者的队伍中,这既有优势,也客观存在着社会经验较为缺乏等劣势,更加需要社区工作者从群众智慧中加强学习。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街镇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超大城市工作的底盘也在基层。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晴雨表”。针对基层治理中遇到的困难,要想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社区工作者就迫切需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申城的“小巷总理”等基层治理工作者集体进入深造模式,不少区都陆续开出了区级、街镇级的基层治理学院、社区治理学校。这个学校和普通学校很不一样,讲的是实效,学的是实操,上课也不仅仅在教室,更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例如,虹口区基层治理学院用三句话总结出了“铸魂+强基+赋能”课程体系:“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徐汇区湖南街道的社区治理学校开发出“城市更新实训课堂”“风貌区房屋修缮工坊”“街区治理力工程案例教学”“梧桐清风廉政教学”等主题教室,在工作现场开展“体验式”研学,紧扣基层治理热点焦点、高频事项等,实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近期,伴随着多个社区开班办学,“小巷总理”们集体进入深造模式,相信通过这些接地气的培训,会更好地锤炼出一批“能当家、会当家、当好家”的基层治理工作者,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