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斑马鱼和金鱼藻构成的水生生保系统随飞船上行 新华社 发
北京时间25日晚间,三名航天员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奔赴离地近400公里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随同出征的实验项目中,就包含不少“上海智慧”,例如生命生态科学实验将斑马鱼和金鱼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两年前,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和生物技术科学实验系统已随问天实验舱来到空间站。此次,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上行的小型受控实验组件装载水生动物斑马鱼和水生植物金鱼藻,并安装在上行水生支持装置内。飞船上行过程中,上行水生支持装置为金鱼藻提供LED光源,保持金鱼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满足斑马鱼的生存需求。入轨后,航天员会把实验组件转移到问天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中开展在轨实验。
斑马鱼和金鱼藻为何能雀屏中选?记者了解到,斑马鱼基因和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被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亦是目前唯一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脊椎动物。金鱼藻属于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它在水中一般呈螺旋状排列,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能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在太空“养鱼”,和地球上有何不同?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张涛解释,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需要形成闭环的平衡系统,“照明系统将支撑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供给氧气,提供给鱼类呼吸使用,鱼类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的排泄物给金鱼藻提供营养”。此外,斑马鱼产的卵将被系统收集起来,未来将由航天员带回地面,供科学家开展下一步的研究。科研人员还给这套实验系统安装了相机。通过相机实时传输的图像,地面工作人员也可以了解实验的进展情况。
张涛认为,在空间站构建一个以斑马鱼或其他水生生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小型实验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了解,该实验项目从2020年底立项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和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就围绕实验中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的选择、如何给鱼供给氧气、如何使水循环、如何给鱼喂食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地面相关研究,为太空“养鱼”打下了基础。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