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故乡的炊烟 智慧快餐 甜甜的葡萄 月明山水间 学做群主 桐花小记 春笋与步鱼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4-28

月明山水间

胡蛙蛙

茆坪村不大,一条青石板路,就把街坊巷道、屋舍、人家连接起来。屋舍俨然,黄泥土墙上木窗的漆斑驳了,一枝青藤攀附窗上,斑驳中透着葳蕤,时间的巨力,一边消逝一边生长。

临街的一幢木屋,是桐庐县木刻非遗传承人张月明的工作室。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他刻的印章,两架木制展柜,陈列着他的木刻作品:弥勒佛根雕,长寿仙翁,木刻的面壁根雕,做旧的塑像。另一展柜上有他的画,雄鸡图、墨猴图、钟馗驱邪图、河趣图,还有写着“妙音入岚”的蜡染,件件手工作品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尤其难得的是,每件木刻作品都因材造型,又不拘于型,凭着想象创造出一个个物形,不仅神肖还有意在言外的美。

细雨中,张月明点起炉火煮起茶。茶是红茶,是茆坪本地产的茶。炭火烧红了,铜壶里的茶也煮沸了,茶的香气在炉前盘旋,一口滚热的茶,驱除冷雨带来的寒气。铜壶摩挲得久了,壶身泛着光。见我打量壶,张月明说:“这壶是我做的。”屋子的案桌上,摆着茶盘,花瓶中插着一枝黄菊;屋角窗台上,一个玻璃瓶里插着数枝细竹,这就是他寻常的日子,有花有茶有诗意。

在城市生活得久了,插一枝花,焚一炷香,煮一壶茶,是得闲了才有的事。在茆坪村,这些仿佛是生活的日常,无数的美被唤醒。随处可见的石墩上,随意放置着陶罐、瓦盆,一丛菊、一簇菖蒲、一枝花,在冷雨中蔚然生姿。炉盘上烤红薯发出诱人的香气。张月明从小生活在茆坪村,村里的古风熏陶了他,但年少时,他并不觉得。十六岁那年,张月明决定走出山里,看看外面的世界,先后去了江苏、上海、四川。在上海一待就是十几年,做过学徒,做过水晶工艺品,做过木工、小厂厂长,也卖过水果、当过城管,还在私立学校当过老师,后来还是决定回乡做一个守艺人——守住传统手工艺。

回到村里,张月明就再也不想出去了。他说,在哪里都可以生活,走了那么多地方,还是家乡最美。回到家乡,张月明决定要把茆坪村介绍出去,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工艺,把家乡的美传播出去。

张月明有个梦想,他想在胡氏宗祠里举办胡汀画展。胡汀是从茆坪村走出去的知名画家,擅长中国山水、花鸟及戏曲人物画,兼攻书法。多年行走的经历,张月明深深懂得,让一个地方声名远扬的,一定是它的文化底蕴。一代代名人留下的文化需要传播,需要传承,这是他想要做的,是情怀也是梦想。如今,每周去给孩子们上课,是张月明最开心的时候;把身边平凡的事物转化为一件艺术作品是美好的事,把木刻非遗传承下去,是他的心愿。他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手工作品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诗让我想起茆坪村,想起张月明在茆坪的山水间,做守艺人。芦茨溪潺潺流过,那么清澈,那么执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