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奥运项目霹雳舞(巧色剪纸) 了不起的“本帮菜” 喷嚏的警示录 骑牛逛镇 吃笋小记 平凡之人
第14版:夜光杯 2024-05-17

骑牛逛镇

周云海

逛乡镇老街,是当年农场知青的快意乐事,是一枚岁月赠予我们咀嚼回甘的青橄榄。喜欢看田野、会老农、逛乡镇,这也算是我们当时的诗与远方。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在崇明农场连队里饲养耕牛,农友戏称我“牛司令”。

那时我们农场连队里,除了几家已经结婚成家的“小家户”和连队食堂采购员外,普罗大众的农友基本没有自行车。在农场例行放假日,有农友想去附近集镇购买食品、物品或是兜兜逛逛,除了碰巧有连队手扶拖拉机出行办事可以搭乘外,几个头脑活络的农友会设法借两辆自行车结伴去牛棚镇、陈家镇,或是更远一些的乡镇。只是不太好意思相求车主,同时借用两辆自行车也不容易,毕竟这是当年小家户的重要家产,他们不舍得让连队愣头青随便借去长距离乱骑啊。可是我们这些精力充沛的农场知青,还是向往去农场外面的集贸乡镇。彼时彼地,距离农场边界最近的牛棚镇成了我们的乡野淮海路,比牛棚镇规模大一倍且远一倍路程的陈家镇,可比作我们心中繁华的南京路。

其实,那时农场场部街上也有小卖部,只是简陋简单得不成街市规模,而农场周边乡镇的商业化和烟火气令人神往。农友徒步乡镇赶早市,一般仅限于一个小时路程的牛棚镇。除了徒步乡野小镇,身为饲养耕牛的“牛司令”,偶尔也动用骑牛便利,我让农友宝祥骑一头年轻宽额的黑牯牛,自己骑一头体型庞大,身躯状如大肚子蝈蝈,长有一对漂亮玉色大弯角的大白牛,两人一前一后,时疾时徐地去牛棚镇闲逛。牛到牛棚镇,小镇小小的街市,低矮的屋檐,衬托骑着一黑一白两头大水牛的我俩——虽不是高头大马,但也感觉威风凛凛。我们不是美国影视片里的西部牛仔,却是闲来无事逛镇的农友哥。

没有目的,只为开心。找个合适地方系好牛绳,在小摊上买几个油油烫烫的油煎饼,或是在食品店里买一堆两分钱一个、饼面上嵌满雪花一样白砂糖粒的崇明雪饼,在小镇上兜兜逛逛乐乐嘴,就是我俩彼时满心的欢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