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汤显祖在遂昌 西狭图(中国画) 周作人的散文 谈谈杨度 说说掼蛋 吃货的隐秘 大地餐桌 有名有姓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5-19

吃货的隐秘

黄飞珏

我信奉香港美食协会那句口号——吃福大于寿福。意思是即便你活了一百岁,没有美食相伴,人生也没什么意义。或许是受了我的影响,在我们结伴走天涯的队伍中,以美食为旅行质量标准的吃货,一天比一天多。不过,也时时遇到过不去的难关。而且,只要是个旅游地总是敝帚自珍,自诩美食天堂,不许反驳,否则和你拼命。如是,有些地方东西之难吃,不仅你预想不到,且都穿着皇帝的新装,不容你说真相。

说三件事。

第一件。如果上海人到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去玩,住的是五星级宾馆,却一直有腹饥感,请千万不要觉得奇怪。这些靠近赤道的国家,种不了我们南方人常吃的大米,所有出产的都是长条的“洋西米”。此类米偶尔吃一顿味道还行,有些潮汕的蒸饭做得非常好吃,但是连吃三顿马上倒胃口,因为它们给上海人的感觉永远是胀而不饱。在斯里兰卡的首都,所有的大米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高级超市卖到70元人民币一公斤。宾馆自助餐有粥,但是细长的米一烧就碎,根本黏不起来,泡饭不像泡饭,汤不像汤,难以下咽。

第二件。说到安徽,食材没话说,大别山家养的土猪,特别是黑毛的,如果加以腌制,蒸出来的滋味是香气扑鼻,软糯如棉;南部地区的咸鸭子,如果用到正宗老土鸭,其香味可以打穿一幢大楼;用皖西北的剐水点出来的腐乳,可能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腐乳。但是安徽的民间料理手段实在不敢恭维。我们让屠户拿了一头黑毛猪二十几个人分。有人要大排,屠户怎么也听不懂,以至于我们怀疑他的职业身份是伪造的,但村长说他这行干了二十年了。最后是一个上海家庭主妇游客接过劈刀,斩出了两条完美的大排。屠户则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嚷着要拜师学艺。而餐桌上永远是一个个锅仔,直接把中华料理的蒸、炒、煎、炸、焗……浓缩到只剩一个,炖。

第三件。湖南街边小店难见整块猪肉。点了一碗大肠面,里边的大肠只有小指甲那么大。换家店,点了一盘猪肉水饺,里面的猪肉必须用放大镜才看得见,质疑了一下,老板说这就是猪肉水饺。再换家店,点了一份扣肉米饭,怀疑厨子可能获得过切配大赛冠军,每块肉都是纯肥,薄如蝉翼,又质疑,又回复,我们这里都这样。

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哪里都可以找到够档次高质量的饭堂。但是真正体现一个地方美食水准的还是最普通的街边店,这方面我个人体会,四个地方无可辩驳地领先,澳、港、粤、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