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上海文旅援藏再推新举措  跨境旅游包机昨首航出发 上海邮轮港国际帆船赛 富士山前的“黑幕” 绿色税制激励  企业向绿而行 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上海科技传播大会首设健康科普分会
第4版:上海新闻 2024-05-19

富士山前的“黑幕”

吴宇桢

富士山要进入“预约制”了。几天前日本宣布,位于山梨县一侧的热门登山路线将从7月起推出预订系统,登山需要提前预约,每天上限4000人。

近年来,白雪皑皑的富士山正在变得拥挤,纷至沓来的游客让当地人感到困扰。这种情绪在上月末被一块高达2.5米、长约20米的巨大黑色幕布充分表达了出来。

河口湖町一家便利店的马路对面,一度是可以拍到富士山的网红打卡点。但由于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当地在人行道上设置用来遮挡富士山的巨大黑色幕布,可谓让美景与扰民行为“同归于尽”。一名当地人心情复杂地表示,“这是很艰难的决定”。

这也使“过度旅游”问题再次引发世界热议。噪音、垃圾和交通拥堵是“过度旅游”常带来的环境超载问题,此外还可能带来“街区气质”的改变。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当地人的“日常”,能否两全?

一些欧美国家想出的办法是提高针对游客的税费。西班牙旅游名城巴塞罗那4月1日起提高了针对游客的城市税,这是它四年里第二次作出这样的决定。巴塞罗那约有160万常住人口,但每年游客数量多达700万人左右,令城市资源承受重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上月则表示,该市将不再允许建造新的酒店建筑。

但诸如此类的措施本身并非毫无争议。虽然一些旅游城市的居民对“提高门槛”的做法表示支持,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单靠收费并不能阻止“过度旅游”现象。而原本积极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对游客关闭大门,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过度旅游”涉及产业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问题,要探索出一条平衡之道并不容易。一方面,对旅游城市来说,需要记得“主人”快乐,“客人”才会快乐;另一方面,“主人”和“客人”如何友好共享城市空间,需要城市、景区、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之间展开有机合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