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宝兴里故事洞见“城市未来” 扎根临港专心“造太阳” 文明观花人与鲜花共成美景
第2版:要闻 2024-05-20

文明观花人与鲜花共成美景

首次在城市开放空间举办的上海(国际)花展为市民游客出“考题”,全市主要展区花景均无人为损毁,展花均无随意采摘

本周三,为期五周的上海(国际)花展将落幕。本届花展首次来到了徐汇滨江、滴水湖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为此,在花展开幕之际,组委会曾向全体市民发出文明观展倡议,倡导“文明赏花、绿色出行、有序活动、保护环境”。这些天,上海市民和游客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记者从组委会获悉,迄今为止,花展三大主会场和主要的分会场及城市主题节点均未发生布景人为损毁或花卉哄抢采摘。

爱花却“远观”

遛宠都牵绳

在徐汇滨江主会场,1.3公里的岸线中汇集了长三角花园、国际花园、新优植物区等多个“打卡点”。临近闭幕,虽然塔吊上的花艺装置已“功成身退”,但精致的小花园及沿江栏杆上的鲜花依然绽放,为滨江增添了别样的美。

记者注意到,花园中竖着“文明游园,禁止入内”的标牌,有些花园用绳子进行导流。拍照游客虽多,但大家都自觉站在外围“远观”,并没有人凑近攀花折枝。作为“宠物友好”岸线,江边也有不少人在遛宠,但所有人都牵着绳,或将宠物放在小推车中。

一位安保人员表示,在花展执勤期间,基本没有发现不文明现象,也没有游客摘花。“偶尔有人没看到牌子走进去了,提醒一声就出来了,现在游客素质都挺高。”他说。

大家齐监督

游客很听劝

来自斜土路街道尚海湾居民区的周慧敏阿姨,是徐汇滨江主会场的志愿者。每隔一天,她都会守在靠近东安路的服务区域,为游客解答疑问、提供咨询,时不时也会在景点附近巡逻。

在她的观察中,游客的文明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最明显的是在“网红”景点拍照时,虽然等待的人很多,但大家都依次上前,不会争先恐后。拍照时,游客宁愿将镜头拉得很近放大拍摄花朵,也不会跨越围栏,这也让她很感动。带着宠物的游客,则都自备塑料袋,将粪便拾走。

“来看展的很多都是热爱植物的人,他们专业知识丰富,也很爱护珍惜布置好的现场。”周慧敏说,“有时个别人跨进去,边上市民还会劝说;有的人喜欢捧着花拍照,也会有市民说不要碰。大家一起监督,不守规矩的人就很听劝。”

每天午后,都是客流量最大的时候,也是周慧敏和其他志愿者最忙碌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都在为观展者指引方向,介绍景点最集中的岸段,还会为游客拍照甚至带路到地铁站。“大家对志愿者很信任,尤其是给外地游客提供帮助后,他们会说滨江好漂亮,你们上海人素质高,我听了很开心、很自豪。”她说。

垃圾不落地

花草损毁少

斜土路街道志愿者中心负责人张越表示,此次街道招募了12名志愿者,分为两批,每天有6人在滨江3个点位服务。从志愿者们反馈的情况来看,文明观展倡议得到了市民很好的响应。“哪怕是‘五一’客流量高峰期,地面垃圾也很少,交通也很有序。”她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应对花展及咖啡节等活动的大客流,徐汇滨江沿线在原有的果壳箱之外,新增了56个垃圾桶。粉红色的花展特制垃圾桶两两一组,“身材”和“嘴”都比普通果壳箱大了不少,“大口大肚”方便游客投放垃圾。

此外,徐汇区绿化部门表示,滨江边尽量选择低养护、抗性好、花期长的植物品种,并通过控花技术让植物错峰开花,延长整体花期。展出阶段,绿化部门对状态不佳的植物及时调整,因游客观展素质较高,目前植物损毁情况很少。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