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喜乐融舞(纸本设色) 父亲的故居 每个人有自己的旷野 盛夏的卡琳娜 母亲和家 小子识之
第12版:夜光杯 2024-05-25

小子识之

陆其国

“小子识之”这句话,含有告诫和提醒的意思,一般多为大人对小孩、老师对学生、长辈对后生、领导对下属等进行叮嘱。在本文中,就属于大人对小孩。这个大人,便是晚清时的上海县人祁兆熙,小孩则是由他护送前往美国,年龄均在十一至十五岁的第三批留学幼童,时间是1874年。这批留美幼童和第一批一样,也是三十名,外加护送人员等四名。祁兆熙就是在护送这批幼童赴美的轮船上,对他们说出“小子识之”这句话的。

祁兆熙自述他早年曾于“法(国)兵驻沪之时”,开始“初习洋务”,由此学会法语。1865年入职江海北关后,再学英文“三年之久,能将关单自译,无用通事”。通事即翻译。习洋务,通外语,这是由祁兆熙护送第三批幼童赴美的一个原因。当然,更关键的是,祁兆熙还是一位恪尽职守、理解并关爱离家远行的留学幼童的带队老师。

当时国内风气未开,许多家庭多不愿让年幼的孩子赴美。当年也曾经是留学幼童之一的温秉忠,1923年12月23日在北京税务专门学校演讲时说:“在当时,到美国的旅程,好似到天涯海角一样,而一般家长父母是不愿其子弟远行的。”但家长一旦同意,就必须具结,即签生死合约。如下面便是当年一位名叫詹作屏的家长,送十二岁的儿子詹天佑留美的具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即幼童出洋肄业局)带往花旗国(即美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这内容是否几近卖身文书?除此之外,幼童出国前,还要在“沪局”(类似预备学校)接受训练,课程除了读写,还有学习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

毕竟是未脱稚气的孩子,在上海登上海轮,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祁兆熙在日记中记载,大家上船后,但见“船尾洋泾浜一带,自来火灯簇簇匀排,荡漾波心,诸生俱乐”。可是第二天当轮船驶出吴淞口后,天气骤变,风浪顿起,但见海上波涛汹涌,这时候船舱里就只听到诸生“多啼哭声,不得安睡”。后来更有人“呕吐大作,俱睡(躺)而不能起”。这时候就见祁兆熙去船舱“遍视诸生,各加慰藉,几疲于奔命”。不过幼童适应能力显见要胜过成年人。十多天后,当轮船在太平洋中心区遇到“两年来所未见”风暴,船上“箱笼被浪簸掷,旋整旋翻”,大人们“在船(上)行走,两脚如醉人,东摇西掷,身不由主”,而幼童们却“嬉戏自得,毫无恐怖(惧怕)”。

祁兆熙作为带队护送老师,对幼童们还有一项职责,就是督促他们学习,包括指导他们写家信、教读带去的国内教材等。除此之外,还要格外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如有行为失检,就要罚打手心。他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十二日的日记中记了这样一件事:“七点起,诸生或拾西人所遗地景图,见而责之,使归故所。遂遍戒诸生:苟取一物于船,知必责,匿必阅。并告之曰:‘凡物既用,当复其所,勿忘,精细易损者,勿损;人则谓尔敏,不尔厌。小子识之!’”祁兆熙从幼童随便拿外国人放在船上的地图,看后没有放回原处的行为,注意到了幼童们身上不文明的行为,于是就批评并告诫他们,东西用后要放回原处,更不能损坏;这样做才是聪明人,要不别人就会讨厌你。接着就叮嘱道:“小子识之!”祁兆熙可谓见微知著,他对这件小事的省察,我们或可通过他如下一段自述感受到:幼童们“去国二万三千里,涉履艰难,波涛危险,旷古所未闻,况瘁渴饥,乃其常事。……所冀者偕偕士子,自天佑之,他时濯足扶桑,不失为国储才之意耳”。原来祁兆熙关注留美幼童的一言一行,是寄予他的殷切希望的:他希望这些孩子日后学成归国,成为建设和振兴中华的“偕偕士子”国之人才!由此可见,一句“小子识之”叮嘱的背后,彰显的是祁兆熙对留美幼童爱之深、责之严的殷切厚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