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徐寅生 人在圈外,心在球里
第9版:星期天夜光杯 2024-06-02

徐寅生 人在圈外,心在球里

扫码看视频

◆ 华心怡

徐寅生,很多人叫他“老爷子”。

86岁的年纪,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的身份,还有球员时期的大把荣誉和教练时期的各种革新……乒坛“老爷子”,绝对的重量级。

风雨、沉浮、荣辱——一生,还有什么不曾经历?也因此,老爷子是通达透彻,却又不甘中庸的。他笑谈自己当年打球靠“智取”:“我这种身体条件,拼体力肯定不行。我跑不动,但可以让对手跑。”他并不担心中国乒乓一家独大影响日后发展:“竞技体育,就是要拿所有可以拿的金牌。”让他聊聊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老爷子摇摇头:“永远不要去预测某一个人的胜算,但中国队会赢。”

1

小半生乒乓大半生网球

自从不当运动员,徐寅生就不怎么打乒乓了。满打满算,老爷子的乒乓球龄不到30年。“怎么打,找谁打呢?”还当教练带队的时候,有时能找球员过两招。离开队里,哪怕是寻常高手,也再难打得过瘾。“桌上没有几拍,倒是一直忙着捡球。”只怪,徐寅生的水平太高。乒乓球,找不到对手,是打不起来了。

不打乒乓球,徐寅生改打网球。圈子里,有句很有名的话:网球,一打就上瘾——出自乒坛老爷子徐寅生。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国家体委的马路对面就有网球场。近水楼台,徐寅生一有空就要去挥几拍。那时候用的还是木头球拍。有教练教吗?老爷子一脸自信,“哪需要什么教练啊?乒乓球就是桌上的网球,打了那么多年乒乓,手上的感觉肯定有。”慢慢地,跟着徐寅生一起打球的体坛名人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攒越多。先是李富荣。向来争强好胜的他,头一次打网球就要叫板徐寅生。“我和他说你第一次接触,没打过网球,先感受一下,网球和乒乓还是有区别的。但李富荣不听劝,还要和我打,他就是那种做什么都要争胜的性子。”结果,当然是李富荣输了。而这次的失利,也让李富荣彻底入坑网球,其奋斗目标就是要“拿下”徐寅生。没过多久,乒乓球桌上球风凶狠的李富荣,凭借进攻打法在网球场上“拿下”了徐寅生。“不过么,也不可能是百分之一百的胜率。有一次快到年底了,我赢了李富荣一次,我就和他说今年我封拍不打了,这样算起来我就赢了你一整年。当时,他‘气’得不得了。”徐寅生忆起从前,笑容自然生出。那年那月那日,往事并不如烟。

后来,徐寅生还带着袁伟民打网球。“袁伟民是打排球出身的,我们两个配对双打。他在网前,我在底线。结果他一上来就按照排球的跑位,前后左右一阵乱跑,什么球都接,直接把站在后面的我给跑晕了。”袁伟民在排球场上有没有受过伤未曾考证,但他实打实地在网球场上负了伤。还是两人双打组合,袁伟民突然倒地,他转身问徐寅生,“你怎么踩我啊?”可是徐寅生离他老远,“我们都是搞体育的,马上就明白,跟腱断了。”袁伟民被抬出了赛场,后来朋友们和徐寅生开玩笑:“你把体委领导‘打’下来了”。

从北京回到上海,徐寅生仍旧打网球,真的是小半生乒乓,大半生网球了。

2

中国乒乓就是要全力赢

球员、总教练、乒协主席……不同时期,不同身份,太多高光,哪一段是记忆中的“最深刻”?是球员时期赢得了三届世乒赛团体冠军和一届双打冠军,还是在与日本球员星野的比赛中,打出的著名“十二大板”?“十二大板算啥,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别人的“津津乐道”,徐寅生轻描淡写。心上的一点点疙瘩,是他“此生的遗憾”——中国男乒丢掉了第三十二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徐寅生是时任总教练。瑞典队获得了斯韦思林杯。

那次锦标赛,男女团体赛首次采用新的比赛办法,预赛按等级进行,每一等级分成两组进行循环赛。决赛时甲级两组的前两名共四个队循环,争夺第一名至第四名,在预赛中已相遇的队不再重打,把成绩上带。“比赛规则变化其实没关系,主要是我们出错了人。我是主教练,我就要负主要责任。”当时,徐寅生青睐一名老将,但有更高层的意见希望能派出另一名队员。“我不能推卸责任。如果我当时坚持一下,可能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但我并没有坚持。”徐寅生已经预期,不同的意见会让中国男团输掉一场比赛。没想到的是,那名球员输掉了所有的比赛。最后,中国队与瑞典队同样是两胜一负,但由于在预赛中负于瑞典队,只能屈居亚军。

如今,很多人都说,中国乒乓一家独大是柄双刃剑。更有“养狼”计划,借中国乒乓选手之力帮助国外球队日渐壮大。徐寅生不以为然,他是犀利的,“竞技体育,就是要赢。你看美国篮球那么强,也没人说美国男篮不要再赢下去了,把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让出来,不然篮球就不能在全世界发展了。”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错失混双金牌。这是乒乓球首次将混双项目纳入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中国组合许昕和刘诗雯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和伊藤美诚。“首先,这个项目比较容易出冷门。第二,每个国家只能派一对选手参加,增加了偶然性。第三,日本是东道主,他们把宝押在了这个项目上,所以混双被安排在第一项比赛。结果,他们赌赢了。”老爷子总是这般单刀直入,却又鞭辟入里,“到了巴黎,应该不会。中国乒乓,一定会全力争取每一个项目的金牌”。

3

请乒乓球迷懂点乒乓吧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所有的交替往复,都藏着两面性。乒乓,亦是。

好的是,乒乓火了。粉丝多了,年轻的粉丝多了,乒乓比赛赞助多了,球票更是常常开售即卖空,几乎是全面的繁荣。

坏的是,“饭圈”的不良风气弥漫开了。早前,“小胖”樊振东就在他的微博账号发文,称其本人的身份证号,被不法分子恶意传播造谣,甚至有人查到了他的手机号,进行骚扰谩骂。网上,只要付费,就有中介能搞到你喜欢球员的日程,并有“一条龙”服务助你亲密接触;最近,中国乒乓球协会公布了乒乓球奥运参赛选手名单,最后时刻陈梦凭借在WTT大满贯赛沙特站夺冠的成绩,反超了王曼昱成功入选了东京奥运女单名单。陈梦被网暴。那些出言狠毒,攻击中伤的粉丝,是乒乓的真粉吗?老爷子退圈很多年,但他仍有些心疼陈梦,“不是前几年,那些人还在说‘中国乒乓进入了陈梦时代’吗?而现在……”

饭圈粉丝具有特定行为模式:只看好自家偶像,对竞争对手进行嘲讽、侮辱、谩骂、造谣,比赛中使用闪光灯干扰对手视线,甚至为外援加油。这些年,中国乒乓的生存环境是真的好。徐寅生的夫人,完全的圈外人,却总是上着闹钟看比赛。不仅看,她还要做笔记,然后和老爷子讨论讨论。“热了,但有时也变味了。”徐寅生有足够的底气,足够的资格来评说。“我们说如果你是歌迷,去看演唱会。不管你自己唱歌水平如何,你总能哼几首自己喜欢歌星的成名曲吧。那么对于乒乓球迷来说,懂一点规则,偶尔打打球,这个要求不过分吧。”此次陈梦所遭受的非议,便是因为粉丝不满其在沙特站因擦边球夺冠。“球迷们必须明白,擦边球是不是规则允许的?能打出擦边球,也是功夫。首先,你必须过网,才能打出擦边球。擦边球是实力加上运气。你可以打对手擦边球,对手也可以打你擦边球。网球不是还有鹰眼挑战,压线球是好球。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那你到底‘迷’的是什么?”

球市好了,球迷多了,奖金高了,乒乓球圈子的里里外外都闹猛了,但推广一项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老爷子真人不说假话:“欢迎大家来打球,让更多人理解乒乓,参与乒乓。”

【作者手记】

智者

脑子好,是许多人对老爷子的评价。

打球时,徐寅生脑子好,让对手叫苦不迭。“练脚步,练体能,肯定都是按照教练的要求。但每个人长处不一样,手指头还有长短呢。你一定要量化我的体能,这个就难了。”徐寅生不是耐力最好,爆发力最强的那一个,却总是以“巧取”赢下一场场硬仗。

当教练时,徐寅生脑子好,让手下心服口服。第三十一届世乒赛,欧洲选手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打法兴起,国乒无缘男单冠军。如何破题,当时已是国乒总教练的他,动起脑筋。徐寅生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速度结合旋转。找谁来实践技术改革呢?他想到了郗恩庭。但大郗正胶打了十来年,技术成熟,改反胶风险大,怎会轻易答应呢?在一次欧洲输球之后,徐寅生找郗恩庭有目的地闲聊。他假装不感兴趣:“算了,反胶再好,你这辈子也不会改了。”这句话,却触动了正在反思自身技术不足的郗恩庭。“我回去试试。”总教练又开口了:“不仅要试,要改到底。”层层推进的激将法,奏效了。一年多的转型,郗恩庭成为国乒历史上第一个以直板反胶快攻打法的选手站在世乒赛赛场,并战胜了上一届淘汰自己的瑞典名将本格森,最终夺得男单冠军。总教练徐寅生,又完成了一次“巧取”。

“导”而优则仕。徐寅生后来又成了国际乒联主席。还是脑子好。正是在他的任期内,推动了将小球改为大球等创新方案,使乒乓球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处不同位,谋不同事,且桩桩件件,为人传道,老爷子的这辈子——有“智”者事竟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