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造梦现场”看幕后珍藏 “一带一路”电影周昨启动 星光熠熠共赴“感性之旅”
第7版:文体汇/聚焦 2024-06-16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昨晚举行

星光熠熠共赴“感性之旅”

朱洁静(左)、王佳俊在金爵盛典上表演舞蹈《永不消逝的电波》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凯

“你终于来啦,准备好了吗?”“当然。”吴彦祖与刘昊然,穿过历史的光影,跨过时代的变迁,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红毯重逢。而后,他们与《解密》剧组携手并肩,举着电影票,迈上台阶,走向金爵盛典。

曾经斩获金爵奖最佳男主角、担任过往届金爵奖评委的邓超则手持电影票走下了上海大剧院的观众席,热情地与张家辉、黄渤、大鹏等演员打招呼。原来,他们都有一张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名的电影票(上图),都带着自己的心血之作,来到了这座电影之城。他们说,“每一张电影票,都是我们送给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礼物”。

电影之城,因爱而聚。昨晚,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为申城开启一年一度的光影之约。

光影之旅

跨越国界向往美好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由海内外优秀电影人组成的金爵奖评委会,总会为电影艺术的荣光投出自己的庄重一票。盛典上,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评委们依次亮相。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陈英雄代表评委致辞。他说:“花几天时间,远离生活烦恼,观看几场电影,和热情的评委会成员一起讨论,相信从始至终都将是愉快的体验。作为评委,我们不是在评判电影,相反,是这些电影在考验我们如何准确表达其中蕴含的美好。”陈英雄还表示,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大家选择的影片,希望通过这些影片,能跟大家一起,“踏上一次美丽的感性之旅”。

上海国际电影节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国际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为气质,拥抱着每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电影人。金爵盛典上,中国演员黄轩、日本演员役所广司以及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中国演员辛芷蕾联袂登台,先后公布入围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14部参赛作品。202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役所广司还现场朗诵了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诗歌《不畏风雨》,寄语人们面对生活要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刘伟强和辛芷蕾则不约而同地分享了他们在上海拍电影的感悟,称上海是一座“很有故事”“很多灵感”的城市,越来越多电影人在这里书写千姿百态的人生,造就了一部部温暖动人的“上海出品”佳作。

开幕大片

一个永不消逝的故事

仪式的最后,中国导演管虎、演员黄渤共同揭晓开幕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动情地说:“这是一个由舞蹈演绎的动人故事,也是一个历久弥新、永不消逝的故事。”这部聚焦隐蔽战线上革命先烈在上海英勇奋斗的舞剧电影,融合光影与舞台艺术,书写历史,传承红色血脉。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总导演郑大圣与主演王佳俊、朱洁静一同上台。郑大圣说:“我出生在上海,外公外婆、父亲母亲都是电影人,所以我对上海和电影都有着感情。《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小就感动着我,它讲的是这座英雄之城、光荣之城的故事。革命者的英雄传奇,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诉说,去传颂,去重新演绎。”演员朱洁静诚恳道:“无论是影视演员还是舞剧演员,虽然前缀不同,但我们都是‘演员’。作为舞剧演员,我们有一颗真挚的心,想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能量交给舞台,想要把英雄角色的内心力量更真实地呈现出来。”两位演员在现场演绎了同名舞剧片段,绵长而热烈的掌声盛满了感动。97岁高龄的李康将当年接收到了李白烈士生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虽然没能来到现场,但她说:“今天电影要放映了,我很高兴,我想用发电报的方式告诉李白,敬爱的李白同志,我们很想念你,很想念你。”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