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乒二代”来接班 我为乒乓狂
第10版:文体汇/聚焦 2024-06-22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上午开赛,新老球友又一次汇聚一堂

我为乒乓狂

王芝琳(右三)今年首次参赛

邵一青在比赛中

乒乓球迷胡馨(右)带着9个月大的胡“乒乓”与徐寅生合影 记者 李铭珅 摄

上海体育宫今天十分热闹 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视频

一呼百应,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奥运乒乓球公开赛今天再次吹响集结号。这项举办了19年的赛事,迎来了老球友,也吸引了新球友。

有人,和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一起成长、革新;有人,投身乒乓球体育产业并创新发展;有人,将这份乒乓球的情怀,传承给下一代。站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舞台,他们的人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质——我为乒乓狂。

将爱好变为工作

小A这个名字,在沪上乒乓圈赫赫有名,交过手的都知道,他像是有专业技术底子,但实际却是半路出家。小A名叫周铮毅,大学期间才接触乒乓球运动,毕业后,他当过老师、做过化学研究员,最终,抵不住对乒乓球的热爱,投身体育产业,如今从事乒乓球球馆联合管理。

小A被誉为“天生比赛狂”,上海各地大大小小比赛都参加,后来延伸到全国。2015年,他从比赛狂人变成办赛狂人,积极参与主办了多场积分赛事,完全成为一名职业乒乓人。

作为参加过第一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元老,谈起这项赛事的历史,他很有发言权。第一届选手的参赛水平,和现在的水平完全不能比,“最早的时候,专业选手是不会参加社会赛事的。”渐渐的,比赛规模越来越大,赛事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只是上海球友,苏浙一带、华东一带的球友都慕名而来,越来越热闹。“虽然不少人打了一轮就被淘汰,但参加这个比赛更多的是一份情怀,大家觉得,要在这个舞台上站一站,就算是参加了‘乒乓春晚’。”发展到今天,赛事已经连续多届设立公开组(专业组),决赛场面比国家队队内竞争还激烈,不少现役国手、退役国手都亮相过,今年春节前的团体赛还吸引了奥运冠军刘诗雯。

这样的办赛规模,让大家都倍感自豪——你看,我参加过上海最大的乒乓球赛事,和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同台竞技。

翻开秩序册,一个个名字看过去,小A坦言,绝大多数球友都熟悉。“快乐乒乓球,新民朋友圈”,“所以,输赢不重要,会会老友,问声好。”他说。

用岁月追求热爱

因为戴副眼镜,绰号是“眼镜蛇”,论起在沪上乒乓圈的地位,他被称作“业余球王”,邵一青也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元老。不过,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中老年组的比赛。“出去打球,大学生们都喊我大叔,不得不服老啊。”他笑言。

邵一青儿时接受过专业训练,和奥运冠军王励勤同一个年龄段,以前的比赛是21分制,和王励勤交手他每局输个三四分,虽说不丢人,但也让他认清现实,放弃了走专业乒乓球道路,后考入同济大学。

对于乒乓球,他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结。在那个通信软件尚不发达的年代,邵一青通过BBS、QQ群建立了球友群,“最疯狂的时候,我那台摩托罗拉手机通讯录里,有800多个球友。”大学毕业后的某一天,邵一青打开手机联络了下大家,很快便打造了一个乒乓球俱乐部。俱乐部里,不少球友得到了邵一青的专业指点,其中不乏外国友人、各界名流。2005年上海举办世乒赛期间,邵一青和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一起,受邀作为电台嘉宾参加访谈节目。

如今,邵一青任职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天再次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赛场上见到他,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坚持。

乒乓球从小球变为大球,再改为塑料球,这三个阶段,邵一青都经历了。为了延续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他一直在改技术动作,小时候的技术底子全部被颠覆。技术在革新,邵一青也一直在进步。此次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他说要检验自己近两年的技术成果,“我再一次调整了自己的技术打法,希望通过这项赛事,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把快乐传承下去

说起和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渊源,王明哲颇为自豪,参加过很多届比赛,最好成绩是男子单打高级组第三名。年轻时,王明哲效力于港务局俱乐部,也算是一名专业选手。退役后,王明哲入职上海建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如鱼得水。乒乓球是建工集团的企业文化,对乒乓球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翻开自己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经历,王明哲自己都数不清参加过了几届,他承认,和年轻人相比,自己的力量、速度和反应能力,已经不如从前,但总是乐此不疲,“在比赛中向年轻人学习,也是挑战自己的一个过程,只要能打出漂亮的对攻,于我而言就是很好的享受。”

不过,今天来到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赛场,他担当的是啦啦队的角色——11岁的女儿王芝琳“出道”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没有报名青少年组,而是直接参加公开组。问她紧张不紧张,她摇摇头,她可是从小看着父亲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长大的,现场氛围对她而言十分亲切。

之所以送孩子学打乒乓球,王明哲坦言,这是一种情怀。“希望乒乓球既能让孩子强身健体,也希望她将来超过我。”令他高兴的是,王芝琳已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去年获得了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南方赛区)团体第一、国青国少选拔赛上海赛区第三名。不过,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这样的大型群众性赛事还是第一次。“我告诉她,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放平心态就好了。”王明哲说。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乒二代”很多,家长们无不例外,会期待孩子超过自己,但王明哲说,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最大的意义,是快乐乒乓、伴我成长。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