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从欧锦赛场边广告看中国企业出海 A股继续调整再次探底 银联云闪付能扫微信经营收款码了
第7版:新民财经 2024-06-22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银联云闪付能扫微信经营收款码了

近日,中国银联对外宣布,银联网络迎来微信支付收款码场景的全面接入,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为境内外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支付选择、更好支付体验。银联方面指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将能进一步发挥其在繁荣市场经济和便利老百姓生活等方面积极作用。此次银联与财付通微信支付的开放合作,是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又一成果,也是各机构秉持积极开放态度,持续深化互联互通的体现。中国银联将持续发挥卡组织的枢纽和协调作用,持续推进与财付通、支付宝等产业各方的开放合作。

新增支持经营收款码互扫互联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居全球第一,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能够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码牌,允许消费者使用多种不同的支付App,扫同样的码牌进行支付,提升便利性。

过去几年来,微信支付与银联云闪付曾陆续开放个人收款码、商家码,以及包括小程序等场景在内的互通合作,而此次的全场景开放,主要是新增支持经营收款码互扫互联。

所谓经营收款码,主要是由原有的个人收款码升级而来,主要面向个体小微商家,不管是路边早点摊的煎饼果子、鸡蛋卷,还是菜市场的卖菜摊,均可以申请使用。相较于普通个人收款账户,经营账户有独立设置的资金管理、收款工具以及经营工具,还可支持信用卡付款,是否升级主要看商贩的意愿。

“伴随微信支付经营收款码的开放,微信支付各类收款码实现向银联网络的全场景开放。”银联方面指出,目前,用户在微信各类收款码的“主扫”场景,打开云闪付App即可实现扫码支付。与此同时,银联联合各大商业银行推出“扫微信收款码 优惠不停”活动,用户使用云闪付App扫微信收款码,即可享受优惠。

“入淘、入微”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从行业视角观察,近年来条码互联互通是支付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线下场景,体现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在线上场景,则体现为各大互联网服务对不同支付方式的支持。

自2020年以来,中国银联成为连通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各方条码支付互通的中心枢纽之一。

在对接支付宝、微信互通方面,中国银联早几年就对支付宝、微信就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密切沟通;2021年,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中国银联宣布分别与微信、支付宝在全国范围内的线下商家收款码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但初期仅基本局限于部分地区的部分商户;2022年末,银联宣布已经基本完成“入淘、入微”,覆盖了淘系、腾讯系等众多线上场景。

在连通商业银行方面,2021年6月,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等共同建设推出“云网平台”(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经过三年的建设,截至2024年1月,已经有76家银行、86款App接入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这意味着,经过银联对各家商业银行手机银行App条码支付后台改造,各手机银行App用户也可以在线下扫微信条码、支付宝个人码进行支付。

另一方面,微信支付、支付宝两大巨头间的互联互通,也在逐渐破冰。就在不久前,有消费者发现,在淘宝App购物时,付款页面展示了微信支付的相关方式,其中包括“微信扫码支付”以及“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两类方式。

业内分析指出,互扫互认,不管是对商家还是个人消费者来说,都将带来不少福利。仅需一个收款码,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使用起来更便捷;而商户端也不需多个受理设备,节省展业成本。此外,在业内看来,此举还能逐步消除此前市场中存在较高的支付壁垒,减缓支付巨头的垄断地位。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支付是金融业务的起点,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既有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支付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支付互联互通有助于保护消费者选择权、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动跨境互联互通进程

此外,相关支付机构也在加紧与境外条码的互联互通,提升支付便利性。此前,银联国际表示,在东南亚,多国央行加快建设本国支付体系,推进二维码支付网络“两两对接”渐成趋势,银联国际推出“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模式,这意味着银联只需与境外二维码网络一点对接,即可快速、大规模相互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本地商户无需改造和换码,这种方案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支付网络和东盟区域网络跨境互联互通进程,推动我国金融技术标准“走出去”。

今年5月,银联国际还与日本乐天银行(Rakuten Bank)合作开通后者手机银行App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乐天银行用户可直接使用手机银行App在本地、来华或跨境消费时扫银联二维码完成支付。银联也成为首个为当地居民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的中国支付品牌。

针对跨境支付,支付宝、财付通则推出“外包内用”支付方案,支持部分境外电子钱包在国内直接扫支付宝、微信码牌进行支付。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