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让老年人维权更便利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申报启动 努力成为照亮别人的一道光 一生都在冲锋的“战士”施平去世
第5版:综合新闻 2024-07-01
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毕业后入职特殊教育学校

努力成为照亮别人的一道光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盲人参与者,让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盲人研究生朱苓君在英语演讲中如是说。她是复旦史上首位盲人研究生,今年毕业后入职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她希望更多人能关心帮助盲人群体,包括他们的就业。

勤奋改变命运

朱苓君来自江苏无锡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不久就被发现双目失明。四个月大时,她通过手术获得了一定光感,但依然无法看清周围的世界。朱苓君的父母将她送到了上海市盲童学校。凭借勤奋努力,她在高考时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并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保送复旦深造。

在复旦,每天朱苓君的学习从读屏软件的声响开始。她所用的学习材料基本都是电子版的,电脑和手机上的读屏软件能将屏幕上文字一一朗读出来,长期的练习令她能通过声音熟练地学习、打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我和苓君常说,虽然她是一个盲生,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不会降低她在学业、实习方面的要求,而是一视同仁。”在朱苓君的导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赵芳眼中,朱苓君是一个努力而上进的学生,虽然有诸多不便,但她一直勇敢地面对所有挑战。为跟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她总会提前向老师要来课件,课前仔细预习,如果发现课上内容有所调整,她也会第一时间要来最新版本,课后再重新学习。

处处感受温暖

在复旦,她感受到老师、同学、教职工的温暖。

为避免朱苓君上课路上经过两个红绿灯的危险,学校专门调整了她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楼。每次上课,朱苓君班上的老师同学都会从文科楼、文科图书馆来到距离她宿舍最近的四教上课;考虑到出行便利问题,学校特地将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楼,宿舍楼外设有无障碍通道,浴室和洗手台都加装了扶手;她经常去的教学楼、洗手间也张贴了盲文标识。

在北区食堂,经常会看到朱苓君的身影。“我之所以能够自己去吃饭,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工作人员特别热心。”朱苓君说,“我不吃辣,可能就要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我会告诉他们,他们就会给我推荐。”每当看到朱苓君来,食堂的阿姨、师傅总会热情地向她介绍菜品,还会暖心地帮她找座位、端盘子,用心满足她的需求。

从受助到助人

感受到他人带来的温暖,朱苓君也努力成为照亮别人的一道光。有个学期,朱苓君每周都会坚持去医院做医务社工。她尝试推动改善残障人士就医体验,并为这一弱势群体发声呼吁。“我想要进一步了解残障患者在就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作为医务社工,我也在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从而更好地去帮助他们。”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朱苓君通过音乐治疗帮助那里的患儿在节奏律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她用细致耐心的陪伴为深陷负面情绪的精神疾病患儿开展家庭治疗。她还曾坚持线上陪伴困难家庭儿童,为智力残障的小朋友讲故事,一起背古诗、唱儿歌,带给他们冬日阳光般的温暖。

“学校、家人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了我成长,我学会了独立自助,并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循环。”所以,朱苓君毕业后选择了从事特教事业,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盲人教师。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